环县羊羔肉
环县羊羔肉是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特产。
环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优势,使环县羊羔肉肉质优良,味美爽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其色泽鲜红,营养丰富,鲜美不腥膻,细嫩不粘牙,自古以来是环县人待客的美食佳肴,作为风味名吃,已久负盛名,享誉全国。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北部,踞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地带,地处东经106°21′至108°33′、北纬36°01′至37°09′之间,全县辖天池乡、演武乡、合道乡、曲子镇、木钵镇、樊家川乡、八珠乡、环城镇、洪德乡、耿湾乡、秦团庄乡、山城乡、甜水镇、南湫乡、罗山川乡、虎洞乡、小南沟乡、车道乡、毛井乡、芦家湾乡20个乡镇及四合原旅游开发办公室,总土地面积9236平方公里,是甘肃省19个半农半牧县之一。全县天然草场面积659万亩,人工草场100余万亩,是环县羊羔天然产区之一,为西北羊绒、羊毛、皮张和各种肉食品的主要生产地。 甘肃环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136-2089米之间,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使这里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气候温凉干燥,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牧草营养物质积累。全县有大小沟道1.7万余条,水质苦咸,盐碱化普遍,水中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多,硫、磷、钙等矿物质含量丰富,矿化度高,无污染。境内草原面积大,牧草质量好,生长着地椒、甘草、秦艽、远志、麻黄等100多种优质牧草。环县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天然草场植被培育造就了环县羊羔肉优良的羊肉品质,当地民歌中唱道:“二月羊羔肉正嫩,老人娃娃滋补好,叫人吃得涨破肚;九月老羊肉真肥,草药泉水喂得饱,蒸煮炸炒馋死人”,可见环县羊羔肉营养价值之丰富和味道之鲜美,因而倍受消费者喜爱。 环县人牧羊、吃羊肉历史悠久。 据记载,庆阳在史前是羌人活动的地方。到了宋王朝时,庆阳县城之西北(现环县),仍与熟羌所生活的区域相接界,羌人的“羌”字,从“羊”从“人”,羌人与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环县人在放羊、吃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羊肉经验。而庆阳县城在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府、州、县所在地,达官贵人和富豪较多,从外面带来了许多名厨,又改进了烹调羊肉的技术,使当地羊肉更加味美,也是环县羊肉好于其他地方、久负盛名的原因所在。
甘肃省环县是周祖肇始之地,养羊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这里的先民就“朋酒斯飨,日杀羔羊”(意为:满斟美酒敬客人,宰杀羔羊争献酬,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明朝时期,环县畜牧业基础雄厚,“牛羊下山麓,烟火散效垧”(明·秦昂《环县道中》)、“牛羊共踏长城窟”(明·傅振商《环县怀古》),羊只饲养的繁盛景象已进入当时众多诗人的视野。至今,环县人还流传着“穿衣靠皮子,走路靠驴子”的俗谚,充分说明了畜牧养羊这一传统主导产业在环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