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葡萄
新和葡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特产。
近年来,新和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发展林果业,围绕市场需求引导农民发展葡萄,不断改良优化葡萄品种。他们着力打造的以黄沙玉、白沙玉、绿沙玉为主的“沙玉”葡萄品牌,在区内外享有盛名。通过几年努力,现在新和县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4.2万亩,年产葡萄6万余吨,70%销往乌鲁木齐、北京、广东、深圳等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新和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8810亩,其中挂果面积已达到5994亩,年产鲜葡萄8391.6吨,全县农民仅种植葡萄就可人均增收80元。
在通古孜巴西古城距离塔什吐尔烽燧约一公里处,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些没有被流沙覆盖的地表,裸露着一些被风化了的枯枝。2005年12月,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平等人,对裸露在地表的枯枝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枯枝竟然是唐代葡萄藤,流沙掩埋的区域则是一个被沙漠埋藏了上千年的唐代葡萄园。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贞观二十二年(647年)唐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统于阗、碎叶、疏勒、龟兹。唐代安西都护府对西域长达150年的经营,使得丝绸之路贸易达到了最好时期,同时,西域屯田以及经济、文化也达到了历史最好阶段。唐玄宗开元之后,士卒继续在西域屯田,出现了“轮台,伊吾屯田禾菽弥望”的兴旺景象。随着屯田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士卒与当地民族交往密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传入西域。文献记载,秦汉时期,各类铁制农具在中原已经普遍使用。进入汉代牛耕已经基本定型,冶铁业的发展,为铁制农具的大量推广使用创造了前提。水利灌溉和牛耕以及铁制农具的推广应用,使得西域农业生产迅速得到发展。作为安西都护府所在地,新和大地肯定也出现了粮食富余情况。于是,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势在必然。这种现象似乎与我们熟悉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一样,屯田士兵肯定在种植品种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同时,将剩余的粮食进行某种转化利用。《旧唐书·西域传》有记载:龟兹国饶蒲萄酒,富室至数百石。而近年来,新和县、沙雅县、库车县先后出土大量埋藏大陶缸。研究证实,这些大陶缸主要功能就是储存粮食或者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