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溪七姊妹辣椒
洞溪七姊妹辣椒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特产,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
逶迤武陵山下,美丽张家界旁,滔滔澧水之滨,崇山峻岭之中,湘西北的原始滋润着万千生物,在层峦叠嶂、高山深谷的原生态环境中,孕育出了”上汗不上火,辣口不辣心“的洞溪七姊妹辣椒。她因七个一簇,朝天生长,形似七个姊妹成团拥抱而得名。她因外形细小匀称,颜色大红夺目,色泽鲜活油亮,辣味厚重持久,内质含量丰富等优异品质而名扬四海。
因为洞溪七姊妹辣椒优异的特性,历史上就闻名遐迩,解放前,洞溪七姊妹辣椒就属紧俏货。尽管当时交通梗阻,信息闭塞,但周边地区的一些私商仍不畏羊肠险道、土匪横行,跋山涉水到洞溪深山设点收购;解放后,因交通事业的发展,信息渠道的畅通,产品销往湖南省20多个县市以及湖北、河南、四川、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山东等地。2004年,张家界洞溪七姊妹辣椒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并注册了“洞溪七姊妹”商标,同期还有慈利县邹胡子剁辣椒厂等企业成立,洞溪七姊妹辣椒开始走上开发腾飞之路。国内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产品销售业绩连年攀升,销售地区越来越广。目前,洞溪七姊妹辣椒作为张家界最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成为游客在张家界购物和本土馈赠宾客的首选,有的还被带往台湾、香港、澳门、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产品销往省内等40多个县市以及湖北、河南、四川、江西、贵州、广东等10多个省。并于1998年获“中国(湖南)农博会优质奖”,2008年获“中国(湖南)第八届(国际)农博会金奖”,2010年获“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展销会金奖”,2011年获“中国(湖南)旅游博览会金奖”,2013年被张家界市政府评为“张家界名牌产品”。多年来,椒农栽种辣椒一般采取粗放式种植方式,将椒田整理后开沟直接将种子撒入沟中,让其自然生长,生长周期中一般只锄草施肥一次,白露后将成熟的辣椒整株拔下采收,此种种植方式产量不高,亩产一般不超过300公斤。2006年以来,慈利县政府为发展洞溪七姊妹辣椒产业,提出了“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技术规范化,产品特色化”的发展要求,建立了洞溪七姊妹辣椒产业化生产基地,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统一规划,统一配种,统一管理,统一生产加工,逐步引导洞溪七姊妹辣椒朝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努力使洞溪七姊妹辣椒成为中国知名品牌。
慈利县种植辣椒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据明末《慈利县志》记载:“暇则摘茶采蜜割漆捋椒以图贸易”。到清朝时,慈利人食用辣椒已比较普遍,据清末《清稗类钞》记载:“湘、鄂之人日二餐,喜辛辣品,虽食前方丈,珍错满前,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清代《慈利县志》记载:“物产……艽,俗名辣椒……以上蔬”。说明清代末年慈利人就食辣成性,并广为种植。洞溪七姊妹辣椒品种的引入,据民间流传,应归功于李自成的大将李过,他非常喜爱食用朝天椒,行军随身携带,餐餐不离。当年李闯王兵败南下,落户石门夹山寺出家为僧,李过就近隐入慈利县高峰乡的茅庵村,法号“野拂”,野拂和尚将随身携带的朝天椒就地种植,并在云游各地时,留下种子让百姓试种,几年间,凡野拂和尚足迹所至之处,朝天椒均有种植,逐步在慈利全县扩展开来。然而,唯独常年云雾缭绕的洞溪乡生产的朝天椒因其“色鲜艳、味纯正、辣舒爽”深受百姓喜爱,并习惯称之为洞溪七姊妹辣椒。清代末年,孙中山的贴身保镖南北大侠杜心五是慈利人,非常嗜好酒和辣椒。他吃的辣椒就是由洞溪的一位龚姓财主所供应。杜心五招收了不少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是国军某军军长李丽九,以及万籁声。这两个弟子也是一日三餐不离“洞溪七姊妹”。尤其是杜心五本人于1905年在日本擂台上打败当时号称世界无敌的日本拳王之后,名震世界,当记者采访问他的饮食嗜好时,他脱口而出:“洞溪七姊妹辣椒”。从此,武坛上出现一个食用洞溪七姊妹辣椒有助武功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