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桥水晶梨
仓桥水晶梨是上海市松江区特产,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
仓桥水晶梨,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原仓桥镇)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仓桥水晶梨乳黄色,表面晶莹光亮,有透明感,外观诱人;果肉白色,肉质细腻,致密嫩脆,汁液多,石细胞极少,果心小,味蜜甜,香味浓郁,品质特优。为绿色食品A级,获“奥运推荐果品”荣誉证书、“最受北京喜爱的十大名梨”、上海世博特供果品等称号。 仓桥水晶梨是一种新型的梨品种,它果实为圆球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385克,最大560克。果皮近成熟时乳黄色,表面晶莹光亮,有透明感,外观诱人。果肉白色,肉质细腻,致密嫩脆,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石细胞极少,果心小,味蜜甜,香味浓郁,品质特优。
仓桥水晶梨在传承传统产品特色的基础上,经过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对品种进行改良,解放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仓桥地区的水晶梨逐步走上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形成了仓桥水晶梨“酥、甜、鲜、靓”的品质特征。梨树面积从50年代末的500余亩,扩大到90年代初的1000多亩,仓桥镇新三村发展为远近有名的果园村。1993年起,松江县启动“万亩梨树工程”,全县植梨树近万亩,仓桥水晶梨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约占全县种植面积45%以上。2003年至今,仓桥水晶梨生产进入产业调整提升期,仓桥地区梨树面积一直稳定在5000亩左右,品种结构不断更新优化,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松江区委、区政府对仓桥水晶梨产业发展非常重视,明确提出了“以水晶梨兴农、以水晶梨富民”的发展思路,并把水晶梨产业作为松江区重点发展的农产品支柱产业。目前,仓桥水晶梨已形成以早熟品种为主、中、晚熟品种为补充的产品品种结构,年产优质水晶梨1万吨以上,年产值超亿元。2003年仓桥水晶梨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2002、2004年连续二年仓桥梨被国家优质农产品发展中心评为优质早熟梨; 2005-2007年,仓桥水晶梨进行了三年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梨种植标准化体系,稳定了产品质量,产品特性进一步显现。2006年仓桥水晶梨被评为中国农副产品著名品牌; 2008年被评为上海名牌;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同年仓桥水晶梨获得烟台绿博会金奖;2010年3月,仓桥水晶梨生产基地被迎世博安全优质林果产品评比推荐委员会评为世博果品供应基地。从2006年开始,在上海市农委、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组织每二年一届的优质梨果品评比中,仓桥水晶梨连续三届摘得桂冠。2011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仓桥水晶梨产品效益显著,2012年全区梨农人均收入为5426元,水晶梨的品牌也迅速成为我区农业的名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成功实施,进一步规范了仓桥水晶梨的标准化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特色,提升了仓桥水晶梨的品牌效应,维护了梨农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净化了市场,也提升了产品产地——松江仓桥地区的地域知名度。
梨的栽培在仓桥已有数百年历史。元代词人张之翰在至元末年(1340年)自翰林侍讲学士调任松江知府,曾写有《婆罗门引·赋赵相相宅红梨花》一词赞美梨花,清嘉庆《松江府志》记载当时已有梨树零星栽植于松江、上海、青浦、宝山等县。民国年间,华亭县(今松江区)就有仓桥、泖港、石湖荡等地开始梨树,总计种植面积300多亩。解放后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对仓桥水晶梨进行了品种改良,成功地应用杂交育种技术,并保留了汁多味甜的品质特征,至七十年代,育成了以“早生新水”为代表的新品种,使仓桥水晶梨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