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藏香猪
乐都藏香猪是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
乐都藏香猪,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藏香猪又名“人参猪”,是西藏特有的一种古老畜种,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猪种,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山间密林中,吃野外植物,是放牧型猪种。因其肉质营养丰富,被称为“高原之珍”。与一般家猪相比,藏香猪显得体格健壮,毛光色亮,嘴尖头长,蹄细骨硬,善于奔跑,活泼好动,外形更小、矮,腹部较大且下垂,四肢细短,憨态可掬。
乐都藏香猪体型小,头狭,额面直,无皱纹,嘴长略尖,耳小直立,体躯窄,背腰微凸,后躯较前躯略高,腹线较平,尻部倾斜、四肢结实紧凑,踏蹄者少,全身被毛多为黑色,允许少数棕色,部分猪额部、肢端、尾尖有白毛,鬃毛长而密,被毛下有大量绒毛,尾细长,具有耐粗饲、对青绿饲料利用效率高的特点及很强的适应力和抗逆性。肌肉色泽:肉色鲜红、均匀,脂肪乳白色,且有透明状有光泽;组织状态:皮薄肉厚,脂肪层薄,肉质纤维清晰,有坚韧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粘度:外表湿润,不沾手;气味:具有鲜藏香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乐都藏香猪皮薄肉香,肉质好且细嫩,营养高,口感好、味香,肥而不腻。2014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乐都藏香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乐都藏香猪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为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下营乡、城台乡、峰堆乡、瞿昙镇、蒲台乡、中坝乡、达拉乡、共和乡、寿乐镇、中岭乡、李家乡、马营乡、芦花乡、马厂乡、高店镇、雨润镇、碾伯镇、高庙镇、洪水镇共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2016年,乐都各类畜产品产量27175吨,其中猪19.45万头,乐都藏香猪年出栏200头及以上。
藏香猪在乐都有悠久的养殖历史,但一直不成规模,以当地人自养自用为主。2016年,乐都区申报科技扶贫产业项目,争取科技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打造中坝藏香猪等8个产业化示范基地,使乐都藏香猪步入产业化道路。在中坝乡何家山村,有青海省最大的藏香猪繁育养殖基地。合作社从甘肃甘南、西藏林芝、四川阿坝等地引进240头不同品种的藏香猪,进行杂交繁育,为培育“乐都藏香猪”进行提纯育种。
乐都藏香猪,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南北两山间海拔在1900米—3900米之间的脑半山地区,放养在山林间,生产区域乐都区19个乡(镇)。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下游,东西宽64千米,南北长76千米,介于北纬36°16′—36°46′,东经102°09′—102°47′之间。
乐都区境内山峦层迭,沟壑纵横,湟水河自西向东流径全境。以湟水为界,北部和南部分属祁连山地槽裙皱系之间隆起带和拉脊山地向斜裙皱带两个构成单位,由西部大峡隆起与东部老鸦峡形成乐都盆地。总的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海拔在1850米—4480米之间。全区自然区为典型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分为四种类型;海拔3000米至3700米雪线以下为石山森林草原区,沟谷深切,山体陡峭;海拔2800—3000米之间为脑山农耕区,地形低缓、浑圆、波状起伏,冲沟切断不深;海拔2000—2800米之间为浅山黄土丘陵区,沟整纵横;海拔1850—2000米之间为川水河谷盆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主要农耕区。优越的地理气候,充裕的林地饲草资源,为香猪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憩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