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胡萝卜
新立胡萝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新立胡萝卜表皮光滑,形状整齐,肉质细密,色泽红润,质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2010年11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新立胡萝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新立胡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新立村、光明村、庆丰村3个行政村,9个自然屯,幅员面积3.2万亩,耕地2.96万亩,林地面积0.16万亩,是哈尔滨市最大的胡萝卜生产基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8′50″~126o51′03″,北纬45°49′15″~45°50′36″。2010年,新立胡萝卜年产量3万吨。
新立胡萝卜是道外区的传统产业,20世纪80年代松散种植,2000年开始规模化种植。1999年底,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落实,道外区组织广大村民对于胡萝卜和玉米生产成本效益进行分析,通过认真研究分析,胡萝卜的每亩平均效益等于3亩地的玉米效益,广大农户对胡萝卜的生产带来的巨大效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道外区聘请专家前来讲课,培训胡萝卜生产技术及市场前景分析,动员农户扩大生产面积。2000年,年立屯村民唐凤成自己购买30盒胡萝卜籽,在他的带领下,农民开始大量购买籽种,胡萝卜生产面积扩大到5000亩,当年农户亩收益1500元,亩纯收入达1100元,农民从胡萝卜种植中尝到了甜头,因此,萝卜生产面积逐年扩大,效益逐年增加。开始胡萝卜销售仅限于供应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随着面积的增加,产量的提高,产品逐渐销售到全国各地,如北京、唐山、山东等国内各大批发市场,产品知名度逐渐提高,胡萝卜的客商越来越多,基地的农民经纪人队伍越来越强大,胡萝卜产业也不断扩大。2001年,新立胡萝卜生产基地在哈尔滨市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同年申报了“沃参”牌注册商标,于2002年10月正式批复。
土壤地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南高北低,海拔135米到146米,地貌属于岗上阶地,适于机械化作业。土壤主要是黑质土,土质黑松肥沃,土壤发育良好,适合于胡萝卜、大葱、马铃薯等蔬菜作物的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3.6%—4%,pH值在7.3,肥力中等偏上。
水文情况:道外区属阿什河与松花江交汇地区,江水、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很大。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地下水深度在40—50米之间,含水层厚度12—20米,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成井深度在65米左右,但经涌水量40—50立方米/小时。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模数为11.2万立米/年·平方千米;可开采模数为9.2万立米/年·平方千米。该区水资源总量为328万立方米(不算过经水量)。其中,地表水89万立方米,地下水239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96万立方米。地下水位低矿化淡水,适宜灌溉,是发展种植业的良好基地。按照《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的要求,对产地的灌溉用水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胡萝卜产地灌溉水所监测项目检测值均未见超标,判定灌溉水质合格。
气候情况:道外区胡萝卜种植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55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5℃,日照时数为2700小时,无霜期为130天。有效积温为2800℃,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合成,光热资源充足,是黑龙江省热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该气候特点为胡萝卜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