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银耳
古田银耳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古田银耳,福建省古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古田银耳淡黄无暇、亮泽通透,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钾、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等,营养价值很高。古田银耳耳片全部展开,没有小耳蕾,形似牡丹花或菊花,朵直径12厘米~16厘米,朵鲜重150克~250克,耳片呈粉白色、下垂,弹性变差。总糖≥8%,蛋白质≥6%,含水量≤15%。
古田县地理环境和气候成为驻留暖湿气流的“聚宝盆”,再加上两大水库散发出来的大量水分,形成这里独特的气候环境:冬暖夏凉、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春、夏、秋三季云遮雾绕,成为银耳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2007年,古田银耳已形成专业化、基地化、周年化的生产格局,使古田银耳的生产与种植真正成为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来源。全县形成100多个银耳栽培专业村,银耳栽培标准化专用房1万多间,2006年全县栽培银耳2.35亿袋,产量达1.76万吨(干品),占全中国银耳总产量的90%,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古田县银耳鲜品产量达到23万吨,产值近8亿元。
20世纪60年代末,始行人工栽培银耳。外贸公司从漳浦县步文真菌站首次引回银耳菌种,创办古田县外贸公司西山菌种站,向社会供应银耳菌种1万多瓶。同时,大桥镇苍岩村姚宜孝从松溪引进段木栽培银耳技术;大甲乡彭兆燧也开始培育银耳菌种,并采用段木接种栽培。银耳生产周期需200天左右,每立方米木材仅收干耳100克~450克,价格每公斤120元~240元。其主要产地在大桥、大甲公社的一些地方,未形成批量生产。1969年,大桥公社沂洋大队苍岩真菌所姚淑先引进上海农科院及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银耳木屑瓶栽,首试耳木分离法瓶栽银耳,1977年春试验成功。翌年,栽培5000瓶银耳,每50公斤木屑产银耳5公斤,比段木栽培增产15~20倍,生产周期只35~40天,比段木栽培缩短50~150天。闯出一条产量高、耗材少、盈利高,生产周期短的栽培银耳新途径。瓶栽银耳技术逐步推广到境内小东、北路、西路和南路的部分村庄。1979年,吉巷乡前垅村青年农民戴维浩取得栽培容器的新突破,即使用进口薄膜袋装料,打孔接菌,以卧式排架出耳,每50公斤木屑可收5公斤干耳。该法试验成功使成本大为降低,促进了银耳大批量生产,1980年全县银耳产量达104吨,比上年增长15倍。1983年,姚淑先等首先引进棉籽壳试种银耳并取得成功,棉籽壳取代木屑作为主原料栽培银耳的成功,变废为宝。此后,全国利用棉籽壳生产银耳供应市场,节约了大量木材,同时使单位产量提高30%。同年,古田县使用推广食用菌机械,年产量从1983年的978吨猛增至1984年的1927吨,比增197%。经过20年栽培实践的淘劣促优,至1990年,全县形成600多个栽培银耳专业村,其中重点村30多个。同年,全县银耳产量达2105吨,产值1002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