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通心白莲
建宁通心白莲是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特产,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
建莲,产于福建省建宁县。建宁县有中国白莲之乡的美称,其种莲历史悠久,远在五代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建莲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系金铙山红花莲与白花莲的天然杂交种,经建宁世代莲农人工栽培、精心选育保存下来的优良品种,历史上建莲被誉为“莲中极品”。建莲外观粒大饱满,圆润洁白,色如凝脂,具有补脾、养心益肾、壮阳、固精等攻效,主治脾虚泄泻、多梦遗精,崩带漏下等症。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建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建宁位于闽西北、武夷山脉中段,地处东经116°30′18″-117°03′49″,北纬26°32′23″—27°06′19″,面积1718平方公里。县境东接泰宁,南邻明溪、宁化,西北与江西的广昌、南丰、黎川三县毗邻,是由闽入赣的主要门户之一,是福建母亲河闽江的正源头。
建莲品质卓异,源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传统的栽培技术和精细的加工技艺。建宁县志云:建宁秀山丽水,玉润流馨,季泉道道,十里蒸菖,极为旖旎。尤以西门莲的水土条件为优越。建宁地处武夷山脉中段,全境西北低、东南高,形成向西北倾斜的高海拔“锅底”,日夜温差大,利于莲子结实;县境内地质矿带多含稀土元素、钾长石等,利于莲子光合作用,积累养分;且森林茂密,地下水位高,泉水水质清洁,故建莲品质优良。精心栽培、适时采取,精细加工,也是建莲质地优良的重要因素。建莲绝大多数在水田栽培,也有利用池塘栽种,均以采收莲子为主要目的。每年春分后栽种藕苗,七月下旬莲子成熟,七至九月分批采收加工,到秋分采收结束,共可采17道。采摘莲子要在晴天清晨太阳未照射之前,采收的莲子要当天加工,先去掉莲蓬,破开莲壳,剥去莲膜,用竹签捅去莲心,接着用专用的烤笼加炭火焙烤,这几道工序,要在几十秒内完成。莲农说:“做莲子如绣花,手上功夫大”。稍有疏忽就会减损色泽的洁白,加工好的莲子则用有内套的纺织或铁皮箱盛好,不与异味的食品并贮,以保持其味之清香。[
建宁种莲历史悠久,五代梁龙德初(公元921年),金铙山报国寺前已有白莲池(为建宁八景之一)。清代,建宁白莲已名闻遐迩。尤以产于西门外池的“西门莲”为莲之上品,自古属朝廷贡莲。据民国《建宁县志》载:“西门外池,一百口,种莲。池旁遍植桃李,春夏花时,游人络绎不绝。莲子岁产约千斤,为吾国第一。”“莲,花叶偶生相连曰莲。嫩极鲜,老则为干。莲子入药补脾。邑种莲多处,以西门为最上品,水南次之,水东又次之。然较他邑产者,均有天渊之判。”陆机诗疏云:“其茎为荷。其花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蕖。其实莲。莲之皮青里白,其子菂,菂之壳青肉白,菂内青心为苦薏。花叶常偶生,不偶不生,故根曰藕。节生二茎,一为藕荷,其叶贴水,其下旁行生藕也;一为芰荷,其叶出水,其旁茎生花也。其叶清明后生,五六月开花,花有红、白、粉红三色。花心有黄须,蕊长寸余,须内即莲也。花褪莲房成菂,菂在房如蜂在窠之状。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至秋,房枯子黑,其坚如石,谓之石莲子。八九月收之,去黑壳,谓之莲肉。莲尽,握藕食之,藕白有孔、有丝,大者如臂。红花者莲多藕劣,白花者莲少藕佳。花白者香,红者艳。千叶者不结子。”在南乡长吉保有“莲池”。志载“池广十余亩,尽种荷,花开时红英碧叶,水光掩映,香风扑鼻,最为胜境。”在东乡(现溪源乡)有莲塘峰的地名,“峰下有仙舍,相传僧人早在“天池”种莲十余亩而得名。”1989年版《辞海》上册1322页将“建莲”列为建宁名贵特产。我国古代名著《红楼梦》第10回和第52回关于“建莲”亦有记叙。建莲自产出便为宫廷贵人们喜爱,于是,建宁优质白莲也一直是贡品之一。“建莲”外观粒大饱满,圆润洁白,色如凝脂,具有稍炖即熟,久煮不散,汤汁清甜,香醇爽口,营养丰富的特点,放入刚冲开水的保温瓶中,半小时就熟。民间一向把建莲作为名贵的滋补品,深受人们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