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五脚猪
五指山五脚猪是海南省五指山市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指山五脚猪,海南省五指山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五指山市属低纬度、高海拔的热带季风山区气候,冬暖夏凉,温暖湿润,全年都是无霜期,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约为2000小时,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6毫米,年平均气温22.4℃,适宜五脚猪生长。五指山五脚猪,外貌特征为头小而长,嘴尖、嘴筒微弯,耳小而直立,腰背平直,腹部不下垂,胸部较狭,臀部不发达,四肢细而长。全身大部为黑色,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鬃毛呈黑色或棕色,长达2~10厘米,体型小,细致紧凑,型似老鼠。在加工性能上,五指山五脚猪表现出较低的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是优良的肉食品原料。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五指山五脚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五指山五脚猪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五指山市所辖通什镇、毛阳镇、南圣镇、番阳镇、水满乡、畅好乡、毛道乡、市畅好农场、海胶集团畅好橡胶站共计7个乡镇1个农场1个橡胶站5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9′-109°44′,北纬18°38′-19°02′。2018年,五指山市五脚猪存栏4.3万头。
五指山猪原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是该地少数民族饲养的一种小型猪。海南山区因交通不便,过去没有外来猪种,饲养的猪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长期的极度近亲交配,使其主要特征如体型、外貌、毛色等稳定地遗传下来,成为该地区特有的小型猪种,俗称“老鼠猪”。1986年,五指山五脚猪被收录到《中国猪品种志》。2000年,五指山五脚猪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五指山猪还被列为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收入由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编写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之中。从20世纪70-80年代,五指山猪由于外来猪种的冲击和政府政策的一度误导,头数剧减、种群混杂,几乎濒临灭绝边缘。1998年,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在海口市灵山镇建立了国家级五指山猪资源保种场。
气候情况:五指山市属低纬度、高海拔的热带季风山区气候,冬暖夏凉,温暖湿润,全年都是无霜期,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约为2000小时,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6毫米,年平均气温22.4℃,全年大于10℃的积温在3140.8℃-4735.6℃,持续天数359天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
地形地貌:五指山市境内地貌群山起伏,河谷纵横,呈盆凹山地状,地势总体呈四周高、中心低,东北高、西南低,以市区为中心,逐次往外,地势有增高趋势。全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少量河流阶地和低洼盆地。海拔高度多在500-1000米。土壤组成以中酸性喷岩风化发育而成,呈酸性和微酸性,pH值为5.5-6.5,加上历年植被的枯枝落叶腐烂,土地较肥沃,有机质丰富,能够培养出优质的五指山五脚猪品质。
水源水质:五指山市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常年平均流量13亿立方米。境内地表水大部分靠降雨产生,有少部分是由雨水的渗透汇合而形成溪流,为昌化江水系的通什河(南圣河)和毛阳河两大河流发源地。境内太平水库,蓄池水量141万立方米,均是优Ⅱ类以上卫生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