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黄韭
南宫黄韭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宫黄韭,河北省南宫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宫黄韭保护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南宫黄韭独特的生长环境。南宫黄韭鞘白,叶黄微绿,口感鲜嫩,味道浓郁。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南宫黄韭”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7年,南宫市黄韭露地种植面积9000余亩,黄韭温棚种植面积405亩,年产黄韭300多万公斤,畅销京津沪等十多个省区市。
2018年,南宫和一家外地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黄韭产业园,流转农户土地2000亩,首次实现了黄韭的规模化种植。同时,南宫市还与国家级农业院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提升黄韭产业的科技含量。
黄韭始于明代永乐年间,原名丰本,又名韭黄,俗称黄莲韭。馨香扑鼻,鲜嫩色美,自古就被誉为“菜中珍品”。乃春种之青韭,经春、夏、秋三季,充分吸收阳光及大地之营养,青韭不割,至霜降,青韭叶萎壮根,集全年之精华于根内。地初冻,从大田内刨之,置韭根于壕子内无土栽培,不追施化肥与农药,依韭根之精华而生长,又使隔绝光线,故所长之韭色黄鲜嫩,称之“黄韭”,乃真正无公害之绿色产品。神农《草本》云:“韭根名韭黄,韭之美在黄,豪贵皆珍之。”富含维生素A、B、C、糖类、蛋白质等,并含有抗菌物质。具有调味、杀菌之功效。常食有益。黄韭之栽培,始于北宋(约1020年),宋代诗人苏轼曾有过“断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之诗句。明代永乐年间,据说当时有一位老人将韭根当柴烧,无意中放在烧火的炕上,过了10余天, 未干的根竟长出了黄韭芽,这位老人恍然大悟,于是试种冬韭,经过代代相传,不断改进,便成了如今的黄韭。
外在感官特征:南宫黄韭鞘白,叶黄微绿,叶长鞘短,株高30厘米左右,口感鲜嫩,味道浓郁,辛辣口味淡。内在品质指标:产品营养丰富,经检测,维生素A>1.9微克/100克;维生素C>9.3毫克/100克;总膳食纤维含量100克;硒>2.8微克 /100克。 南宫黄韭原名丰本,又名韭黄,俗称黄莲韭。馨香扑鼻,鲜嫩色美,乃春种之青韭,经春、夏、秋三季,充分吸收阳光及大地之营养,青韭不割,至霜降,青韭叶萎壮根,集全年之精华于根内。地初冻,从大田内刨之,置韭根于壕子内无土栽培,不追施化肥与农药,依韭根之精华而生长,又使隔绝光线,故所长之韭色黄鲜嫩,称之“黄韭”,乃真正无公害之绿色产品。富含维生素A、B、C、糖类、蛋白质等,并含有抗菌物质。具有调味、杀菌之功效。常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