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猪
莱芜猪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莱芜黑”具有繁殖力高、哺育力强、肉味浓郁香鲜、抗逆性强、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保护畜品种资源,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畜品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是目前猪肉市场的特色品种。
莱芜猪形成历史悠久,养育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距今约5000~6500年历史。莱芜猪肉质好。肌肉颜色深红,肌肉大理石纹明显,肌间脂肪含量高(10%左右),居山东省地方猪种之首。
莱芜猪体型中等,体质结实,皮毛全黑,毛密鬃长,有绒毛,耳根软,耳大下垂齐嘴角,嘴筒长直,额部较窄有6~8条倒“八”字纵纹。单脊背,背腰较平直,腹大下垂,后躯欠丰满,斜尻,铺蹄卧系,尾粗长,有效乳头7~8对,排列整齐,乳房发育良好。莱芜猪中心产区为莱芜市,分布于泰安市及毗邻各县。莱芜市莱芜猪原种场,生产的良种猪远销江苏、广东、福建、吉林、辽宁等省及山东省内很多市地。
莱芜猪突出特点是性成熟早,发情明显,容易受胎,母猪产仔数多,利用年限长。小母猪2.5~3个月、体重15~20千克就表现发情。一般4~6月龄、体重25~30千克时就可配种。一般年产两窝。莱芜猪具有很高的产仔能力,初产仔猪10头左右,经产仔数12~18头,存活率96%以上。母猪2胎以后表现持续高产,直至15胎并无明显下降趋势,10年以上的母猪仍不舍淘汰,最长有18年者。
莱芜猪缺点是肥育能力和胴体性能稍差。增重慢,体成熟晚,饲料报酬低。皮厚、膘厚、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小,瘦肉率低。
莱芜猪中心产区在山东省莱芜市,分布于泰山山脉、汶河流域,遍及泰安地区各县市。历史上莱芜市原为莱芜县,地处齐鲁文化的交汇地带,交通闭塞。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以齐长城为分水岭,莱芜县境是两国频繁争夺的边缘地区。其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冲击平原,大汶河借地势由东向西横贯中部。境内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泰山周围,汶河两岸是大汶口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东向西日夜奔流的汶河,创造了肥沃的泰莱平原和汶阳之田,孕育了大汶口文化,为我们的祖先——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提供了劳动、居住和生息的基地。
莱芜养猪历史悠久。据《中国农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产猪……以莱芜外销之最大,计20万头……。1935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境内农家盛行养猪,普遍饲料为糟糠、高粱及豆饼,其肉香醇,历年销于临境者也有相当数量,……故数亩之家,辄养一头或数多头不等。”这一简短的记载,基本上概括了莱芜境内养猪的历史面貌。据老农介绍,莱芜自古盛行养猪,并素有繁殖仔猪的习惯。历史上以辛庄、颜庄、矿山、口镇、寨里等地为主要产区。全县有颜庄、辛庄、东关、口镇、雪野、寨里、水北、方下为莱芜猪的集散地。所产肥猪,畅销于济南、章丘、博山、桓台、博兴等地。素有“流不尽的汶河水、赶不尽的莱芜猪”之民谣。
莱芜黑猪的历史饲养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在上世纪50年代前,纯种的莱芜黑猪在莱芜当地比较普遍。但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无计划地引进新品种猪与莱芜黑猪杂交改良,纯种莱芜猪不断被淘汰。到上世纪70年代末,纯种莱芜黑猪濒临绝境。 为挽救这一濒危优质猪种,山东省农业厅、泰安地区农林局(当时莱芜还属于泰安市)于1959年—1976年期间先后共组织了7次猪种调查、3次较大规模的猪种普查。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时候几乎就是挨家挨户的搜罗莱芜黑猪,发现纯种的,就高价买回来。”在后来建成的莱芜猪保种繁育场和保种基地内,幸存的40头莱芜黑猪担负起了“传宗接代”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