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榨菜
霞浦榨菜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特产,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
霞浦榨菜,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霞浦县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榨菜生长发育,所产榨菜质优高产。霞浦榨菜个大,茎瘤呈近纺缍形或莲花形,皮色浅绿光滑,肉瘤较大而钝圆、间沟较深,皮下肉质色白而肥厚,质地脆嫩、形状美观,其腌制品脆嫩、鲜爽,具有明显的特征香气。2011年12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霞浦榨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霞浦榨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霞浦县全境,地理坐标为北纬26°25′-27°07′,东经119°46′-120°28′之间,保护面积分布在松城街道、松港街道、长春镇、牙城镇、溪南镇、沙江镇、下浒镇、三沙镇、盐田畲族乡、水门畲族乡、崇儒畲族乡、柏洋乡、北壁乡20万亩适宜耕地。1991年后,霞浦县榨菜种植面积扩大迅速,常年保持在1.5-2.1万亩之间,年产1.3-1.8万吨。2011年,霞浦县榨菜种植面积达3.05万亩,年产8万多吨鲜菜。
霞浦县榨菜栽培历史悠久,1953年由蜀籍驻军介绍牵线,首次从当时的重庆市巴县木桐区清溪公社新龙大队引种种植,20世纪60、70年代逐步扩大。1974年后,霞浦榨菜推广至沙江、长春、溪南等县域南部乡镇,当时年种植2000多亩、年产2000多吨、加工成品菜1000多吨。改革开放后,霞浦县榨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县除海岛乡外,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20世纪80年代,霞浦榨菜列入农业部《中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
外在感官特征:霞浦榨菜与川、浙菜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个大,平均纵径14.5厘米、横径12.4厘米,平均单茎瘤重550克,茎瘤近纺缍形或莲花形,皮色浅绿,肉瘤较大而钝圆、间沟较深,茎瘤质地脆嫩、个大、形状美观,其加工品鲜、爽、嫩、脆、香气足。内在品质指标:霞浦榨菜蛋白质≥0.15%,粗纤维≥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