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胭脂米
郧阳胭脂米是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郧阳胭脂米,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郧阳胭脂米米粒饱满、椭圆形,色泽棕红色,味清香,米粒有顺纹线,米性硬,耐煮,米饭色泽油亮红润,口感有韧性,生香味甜,回味悠长。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郧阳胭脂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郧阳胭脂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湖北省郧阳区所辖鲍峡镇、杨溪铺镇、谭家湾镇、安阳镇、五峰乡、柳陂镇、叶大乡、大柳乡、白桑关镇、南化塘镇10个乡镇,共50个行政村、3129户。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7′09″-111°16′11″,北纬32°25′04″-33°16′17″。2013年是郧阳胭脂米规模化生产的第一年,种植面积达40亩,总产量近5000公斤。2015年,郧阳胭脂米种植户已超过1000户,种植面积1000余亩。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200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郧阳区杨溪铺镇清龙泉文化遗址再次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大量稻谷遗迹,属于新石器中晚期,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清朝康熙版《郧县志》卷十三《物产·谷属》记载:郧阳出产胭脂米。郧阳自古出产,非引种。
2013年,农技人员在郧阳区鲍峡镇大墩子村再次发现这一珍稀稻米,当时只有15亩,亩产量仅150公斤左右。经农业专家鉴定,就是几近绝迹的胭脂米。农业部门立刻组织抢救性品种保护和试验,通过组建郧阳胭脂米种植协会,整合资源开展品种资源保护、繁育;依托龙头企业,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户围绕胭脂米文化大作文章。通过不足5年时间,攻克了胭脂米规模化种植的技术难题。
土壤地貌:郧阳胭脂米产地位于秦岭南坡、大巴山东延余脉之间,产地海拔在700—1290米,土壤为水稻土,土壤呈酸性至中性,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活土层厚度在60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2.9%-5.1%,全氮1.5-1.9克/千克,有效磷16-21毫克/千克,速效钾110-130毫克/千克,pH值6.0-7.0,养分含量较高,为郧阳胭脂米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矿物质和有机营养成份,是形成郧阳胭脂米富含氨基酸、钙、镁、锌的首要条件。
水文情况:郧阳胭脂米产地主要分布在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库区和黄龙库区沿岸的山地丘陵、河谷溪流之间,水资源丰富,多出于从山体渗漏出的地表径流,汇聚而成稻田。郧阳区大部分地区山峦重叠、谷峡沟深,落差大,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丰富的水资源为郧阳胭脂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气候特点:郧阳胭脂米产地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加之丹江口水库的“湖泊热效应”及垂直地貌影响,构成了“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相对湿度大”的山地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4.1℃,年积温5320℃左右,无霜期为244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84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44%,年均降雨量为823.8毫米。四季分明,雨季从5月开始,10月结束,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90%,有利于郧阳胭脂米的生长。种植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自然环境因群山叠起形成切割深度,昼夜温差大,小气候立体分布明显,从而形成了郧阳胭脂米独特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