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小米
庆阳小米是甘肃省庆阳市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庆阳小米,甘肃省庆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庆阳小米,外形圆形或卵圆形,圆润饱满。米粒特小,大小均匀一致,直径约为1—1.2毫米。色泽因品种而异,多为淡黄色、白色,还有淡绿色和灰褐色。熬成稀饭后,米粒悬浮均匀而粘稠,米脂油漂浮于上。庆阳小米的各项营养指标为:粗脂肪大于30克/千克,粗蛋白120—125克/千克,粗淀粉790—792克/千克,赖氨酸大于2.6克/千克,维生素B1大于4.6毫克/千克,维生素B2大于0.5毫克/千克,类胡萝卜素大于135毫克/千克。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庆阳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土壤属覆盖黑垆土,垆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能良好,通透性强,pH值7.5—8.1,平均海拔1200米。庆阳小米种植区域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年平均气温9.8℃,年降雨量521毫米,年日照时数2442.9小时,无霜期170天。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易于干物质积累,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小米生长发育。2013年,庆阳小米种植面积1.0万公顷,年产量1500万千克。
庆阳小米栽培历史悠久,在周祖农耕暨医祖歧伯文化发源地,考古工作者近年发现,宁县坳刘、新堡两村有窖藏5000至6000年前已炭化的禾谷,从而证明这里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谷子种植。夏商时期,庆阳属禹贡雍州之域,周先祖率人来到这里,“教民稼穑”,“树艺百谷”,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周人以稷为始祖,以稷为谷神,表明周民族与稷这种农作物有着紧密的联系。《诗经·幽风·七月》中就有“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秦汉时代,谷子在陇东黄土高原农作物中居首位,成为人们的重要食物之一。甘肃省省志、地方志都有庆阳小米的记载,从明朝嘉庆年间一直是宫廷贡品。革命战争年代,庆阳人民曾将生产的小米支援前线,使人民子弟兵以“小米加步枪”,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后,胡耀邦、耿飙、张才千、王震、马文瑞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庆阳视察时,在品尝了庆阳小米后均大为赞赏。20世纪70年代,庆阳市在有关科研部门的协助下,着手谷子的改良和大面积推广。21世纪,庆阳市小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万亩谷子基地初具规模,庆阳小米的生产已逐渐向产业化迈进。2000年以后,庆阳市农技中心在什社乡设立了示范点,开始试验示范,探索研究谷子无公害生产技术。依据多年来的试验示范结果,制定出了《庆阳市无公害谷子技术规范》,使庆阳谷子无公害生产走上了科学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技术轨道。
庆阳小米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庆阳市境内,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主产区。南部产区包括:西峰区的董志镇、后官寨乡、彭原乡、温泉乡、什社乡、肖金镇和显胜7个乡镇;镇原县的太平、临泾、屯字、上肖4个乡镇;宁县的瓦斜乡和南义乡2个乡镇;合水县吉岘、段家集、肖咀3个乡镇。北部产区包括镇原县的三岔镇、殷家城、方山3个乡镇;环县的演武、合道、天池、曲子、木钵、八珠、樊家川、环城、洪德、虎洞、车道11个乡镇;庆城县的马岭、蔡口集、翟家河、土桥4个乡镇;华池县的乔川、白马2个乡镇。共计7县区36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8′00″—108°09′00″,北纬35°25′00″—36°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