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峻牦牛
天峻牦牛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天峻牦牛,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特产,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牦牛是藏文化中的图腾崇拜物,被称为“神牛”,黑牦牛代表着 “神圣、正义、威严、力量、权威”,俗称“万能种”的牦牛终身无劳役,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长过程,一生中摄入大量的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草药,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天峻牦牛体质坚韧、结构匀称紧凑,前躯发育良好,后躯欠佳,鬐胛高,尾短且生长蓬松长毛,体格高大,头大角粗;鬓甲高而较长宽,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侧下部密生粗毛或裙毛密长,尾短,尾毛长而蓬松。毛色以黑褐色居多。201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天峻牦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天峻县位于青海湖西侧,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6°49',北纬36°54'—39°12'之间,全县总面积为25723.29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5%,可利用草场面积129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15,占草场面积的84.47%,高寒荒漠滩利用土地85.38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33.19%,冰川4.96万公顷,水域0.26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03%,全县按海拔高度可分:3500米以下的1530.94平方千米;3500—4000米的为8237.81平方千米,4000—4500米的13460.86平方千米;4500米以上地区2493.68平方千米。2004年,天峻牦牛饲养量近13.39万头。
牦牛属地球之巅的高寒、无任何污染环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罕见的洁净未受任何污染、空气清洁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半野生半原始珍稀动物,与北极熊、南极企鹅共称为“世界三大高寒动物”。目前,全世界存栏的牦牛为1400万头,其中95%集中在中国,在这当中又有超过50%集中在青海境内。《吕氏春秋》载:“肉之美者,牦象之肉”。2011年,天峻为了向全县提供优良畜种,促进牦牛生产业增产、稳定、高产发展,依托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投资建设天峻县野血牦牛提纯复壮基地。此项目利用当地的野牦牛资源,进行牦牛品种的规范化繁育养殖。目前,共繁育64头1/2野血公犊牛,并于22日免费推广到全县三镇七乡镇31户养牛大户家中。2012年2月22日,天峻县教育科技局在龙门乡冉雀合作社举行“天峻县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野血犊牛入户仪式”。2017年6月13日,青海省牦牛高效养殖技术推广观摩会,在天峻县龙门乡金山野血牦牛繁育专业合作社召开,来自省内各州、县的主管畜牧负责人、合作社负责人及一些专家、学者共130余人参加观摩会。
位置境域:青海省天峻县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辖,地处青海湖西侧,祁连山南麓中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96°49'—99°42',北纬36°54'—39°12'之间,基本平行于疏勒南山和托勒南山,略呈楔状镶入祁连山中段。东北部与海北州刚察县相毗邻;东南部与海南州共和县接壤;南部、西部被本州乌兰县和德令哈市相连,北部与甘肃省肃北县相连。
地貌土壤:天峻县属祁连山脉的托勒南山、疏勒南山、肖合力山成西北—东南走向,雄踞于县境北部,中部;青海南山挺立县境南部,成为柴达木盆地的天然分界线。诸多的山脉构成了天峻县以山地为主的地形特点,境内的许多高山,覆盖山顶的积雪、冰川,狭窄的山谷,谷底的溪流,连绵起伏的低山,相对开阔平坦的山间盆地等,构成了天峻县复杂的地貌特征。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山纵谷,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北部有托勒南山,南部有青海南山,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形成以高山、中低山、谷地和山间小盆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特征,山脉呈南东东—北西西走向。土壤类型有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山地草原土。土层薄、质地粗,土壤养分较低,有机质含量中等,速效氮含量较低,缺磷、富钾,土壤呈微碱性,土壤肥力较低。
气候情况:天峻县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冷季长,暖季短,干旱多风。全年无绝对无霜期,牧草生长期只有161天左右,农作物不能成熟。
水文情况:天峻县是布哈河、疏勒河、大通河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以大通河为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其它河流均为内陆河。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质良好,全县不计入山区地下水补给量、河道渗入量和冰川储量,水资源总量为24.067亿立方米。
草地类型:天峻县草原面积为152.74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9.38%,可利用草场面积129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0.15%,占草场总面积的84.74%。草地类型主要山地草原草场和山地荒漠草原草场、草甸化草原和草原化草甸草场、高寒草甸及高寒沼泽草场。主要优势植物为小蒿草、红景天、艾菊、嵩草、细叶苔草、紫花针茅等,还有高山柳、鬼箭锦鸡儿为主灌丛草场。优越的生态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广阔的草原草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里理想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