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胡萝卜
太和胡萝卜是重庆市合川区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太和胡萝卜,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太和胡萝卜种植区域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100—1400毫米之间,年均日照1316小时,年均气温18℃,无霜期331天,大于10℃的活动积温高达5364℃,适合太和胡萝卜的生长。太和胡萝卜肉质根长圆柱形,长25—30厘米,横径2.5—3.5厘米,单根重150—200克;表皮呈红色、较光滑,须根较少;肉红色,心柱黄色、较小;味道香甜,风味浓郁,生食脆嫩,熟食化渣。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太和胡萝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太和胡萝卜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小河村、米市村、长流村、晒金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47.24″—106°02′27.68″,北纬30°01′57.08″—30°06′35.45″。太和胡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规模为800公顷,年产量30000吨。
太和胡萝卜种植历史悠久,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清朝末年,太和胡萝卜种植基地由太和扩展到合川钓鱼城附近的渠口坝等地,后更在全县三江流域的各个冲积河坝都大规模栽培。民国五年(1917年)版《合川县志》记载本县种植胡萝卜有如下盛况:“胡萝卜有黄白二色,长五六寸,县属凡河岸沙土皆种之为年节品届时舟载如梭盛行重庆而丰都一带尤视为奇珍云。”1949年前,太和胡萝卜销售到涪陵、丰都一带。没有公路以前,太和胡萝卜全部走水路运输到重庆各地销售。由于甜度高,爽口化渣,又不易得,重庆人往往轻易不舍得吃,只在过年期间办酒席或招待客人时用,久而久之重庆地区就有了“胡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的民谣广为流传,也有了“离了胡萝卜不成席”的说法。
品质特性:
太和胡萝卜肉质根长圆柱形,长25—30厘米,横径2.5—3.5厘米,单根重150—200克;表皮呈红色、较光滑,须根较少;肉红色,心柱黄色、较小;味道香甜,风味浓郁,生食脆嫩,熟食化渣。
营养价值:
太和胡萝卜含胡萝卜素≥1.16毫克/100克,总维生素C≥21.6毫克/100克,维生素B1≥0.064毫克/100克,维生素B2≥0.018毫克/100克,可溶性糖≥6.01%,粗纤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