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青扁豆
彭镇青扁豆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特产,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
彭镇青扁豆,上海市浦东新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彭镇青扁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种植,是上海市地方特色蔬菜品种。青扁豆又称沿篱豆、峨嵋豆、鹊豆等。彭镇青扁豆果型呈扁平、微弯、长椭圆形,肉质肥厚。豆荚外形美观,有光泽,呈淡紫青色至紫红色。炒煮后果荚由紫色转为碧绿色,口感软糯嫩滑,具独特香味,味道鲜美。百荚重480克-600克。2016年8月16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彭镇青扁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彭镇青扁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泥城镇、大团镇、万祥镇、书院镇、南汇新城镇等5个镇所辖海关村等48个村。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57'54.23"-121°42'11.62",北纬31°0'46.53"-30°50'51.89",区域范围面积1.5万公顷。2012年,彭镇主要种植单位上海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青扁豆种植面积达2.5万亩,辐射到周边的书院镇、大团镇、万祥镇、老港镇、惠南镇等和奉贤区四团镇,带动1.6万多户农户种植青扁豆,实现总产量8.75万吨,总产值2.67亿元,平均亩产量3500千克,平均亩产值1.05万元。2016年,彭镇青扁豆生产辐射周边5个乡镇,1万多种植户,辐射面积1200公顷,年产量6.5万吨。
据《彭镇镇志》记载,1992年,民间一种似“猫耳朵”的扁豆传入彭镇。1993年,该品种开始试种推广,此后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攀升,因豆荚肥大、吃口软糯、营养丰富而受到市民欢迎,人们称之为“彭镇青扁豆”。1999年,泥城镇(原彭镇镇)荣获“中国青扁豆之乡”称号。同年,建立青扁豆研究所,专业研究青扁豆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提高苗体质量及座果率,增加效益。二十一世纪初,上海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诞生。自此,彭镇青扁豆的发展走上了“产加销研学”一体化规模建设的道路。
土壤地貌:彭镇青扁豆产地地层为长江冲积层,由长江夹带的泥沙在江海波浪、潮汐、流速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堆积而成。境内地势起伏不大,地面高程差异仅在1-1.5米,总体呈现为东南高,西北低。土壤分为水稻土、盐土和潮土三大类。该区域土质由亚粘土和粉砂组成,主要以黄夹砂、砂夹黄两种土壤为主,通透性强,保水能力强,利于青扁豆根系的生长,也利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该区域土壤熟化程度高,全氮含量在0.15%-0.25%、全磷含量在0.06%-0.09%、全钾含量在1.5%-2.1%范围,青扁豆生长对三元素的需求较高,含有高含量有机质的土壤更适宜其生长。土壤的酸碱度(pH值)变幅在5.6-8.5范围,属于弱酸性至弱碱性,虽靠海较近,但经过长期土壤改良后,其土壤盐分含量控制在0.2克/千克-1.5克/千克范围,有利于青扁豆的生长。
气候情况:彭镇青扁豆产地处于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既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又有亚热带气候特色。因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全年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有利于青扁豆的多熟、优质、高产。年平均气温15.7°C,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4.0°C;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8°C;春秋两季平均气温在10-25°C。经过多年试验观察,18-28°C是青扁豆的最佳生长温度,故该区域的温度范围有利于青扁豆的生长发育。
水文情况:彭镇青扁豆产地属黄浦江水系,为平原河网感潮区,河港纵横交叉,东、南、北三面环水,境内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富。境内30多条骨干河道贯通,使汛期高潮挡得住,暴雨排得出、降得下。主干河道东西向的有大芦线、团芦港等,南北向的有浦东运河、外随塘河、白龙港、黄沙港、小泐港、马泐港、泐马河等。内河水的水质和水量由13座水闸引排调控,一般水位控制在2.5-2.8米。发达的水系保证了青扁豆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排灌方便、利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