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山羊
海门山羊是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海门山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海门山羊头大小适中,头部呈三角形;嘴狭长,面微凹;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较粗长,角基粗壮,向后上方伸展,呈“倒人字”形;母羊角较细短,形似长辣椒,多向外上方伸展,呈“倒八字”形;耳大小适中,向外上方伸展;公母羊均有须,丛生;体躯发育均匀,几近方形。腰背平直,四肢端正。全身被毛紧密柔软洁白,有光泽。海门山羊肉肥嫩鲜美,膻味小,肥瘦适度,脂肪分布均匀,口感肥而不腻。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海门山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海门山羊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包括三星镇、天补镇,三和镇、德胜镇、海门镇、开发区、三厂镇、常乐镇、麒麟镇、悦来镇、三阳镇、临江镇、海永乡、万年镇、树勋镇、四甲镇、货隆镇、王浩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刘浩镇、东灶港镇、天补农科所、市水产养殖场、长江芦荡养殖场、市苗圃。地理坐标为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2011年,海门市山羊年饲养量170万只,山羊业产值8亿元,上规模的山羊屠宰场有30多个,农民卖羊的年收入达到1.7亿元,专业从事羊肉深加工的企业已有20多家,年生产能力近4000吨,年产值近3亿元。
海门山羊在长江三角洲地带有着千年的养殖历史。早在唐代,江苏句容一带居民迁居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从事耕作养殖,随同带入原籍白山羊在岛上生长繁殖海门大片沙地成陆后,崇明人率先到海门开垦种植,白山羊也随之带入。逐渐,白山羊从海门遍布临近的启东、通州、如东以至长江三角洲一带。因海门为中心产区,所以该地人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称为海门山羊。据《中国实业志》载,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海门县养羊1.39万头,平均每户养1.64头。1974年,海门建立了“海门县种羊场”,通过对海门山羊的选优、选纯和固定提高,使海门山羊具有明显的品种特性和独特的饲养工艺,得到了广大饲养户的普遍认可。1993年,海门种羊场被原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种畜场。2008年,海门山羊受“邀”走进央视,闻名遐迩。而海门红烧山羊肉、提汤羊肉等山羊肉系列产品也驰名内外。2013年,江苏省科技厅批准的江苏省肉羊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海门市三厂工业园区成立。
土壤地貌:海门境内地势平坦,沟壑从横成网络状,与长江相通,地表平均海拔4.96米(以废黄河为基准)。地势呈西北略高,东南偏低,西部最高处海拔5.2米,东部最低处海拔2.5米,南部横截面呈弧形,两头低,中间高。全市耕地面积847426亩,占总面积的49.2%。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和盐土两个土类,以潮土为主,东北部有部分盐土,pH值8.0左右。
水文情况:海门区境内沟河纵横成网络状,与长江相通,年平均水温17.6℃,地面水混浊度<1度,色度<5度,无臭无味,地面水PH值约为7.44,年平均最高潮位5.50米,年平均最低潮位0.62米,常年年均地下水位0.8—1.0米。
气候情况:海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土地肥沃,水、气、肥比较协调,年平均气温15.9℃—16.7℃,平均降水量1048毫米—1150毫米,夏季降水量占50%以上,年日照总时数2120小时左右,适宜山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