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蓝靛果
勃利蓝靛果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勃利蓝靛果俗名‘山茄子’,被称为‘第三代小浆果之王’,富含18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花青素含量约为蓝莓的10倍,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及经济价值。因其名贵、稀有、风味独特、污染少,且具有滋补和药用功效,勃利蓝靛果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具有“第三代水果”之称。
勃利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西麓,东南西三面环山,西部山区属老爷岭山系,县区域内大小河流23条,勃利县林地面积360万亩,森林覆盖率40.5%,县区域内少有污染工业企业,所以全县范围内的大气、水体、土壤、草原、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均保持着良好的无污染状态。勃利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50毫米,年平均气温2.3-3.9℃,无霜期130天,5月-9月份光能资源相当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勃利县生态环境和水热条件,适合蓝靛果的生长,而且勃利蓝靛果的休眠期很短,在温暖地区一般不能栽植,否则常会在冬季提前解除休眠而遭受冻害。
蓝靛果是稀有的野生浆果植物,含有非常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但它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才能生长,我国只有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局和勃利县西大圈的红星林场生长这种稀有植物。勃利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50毫米,年平均气温2.3-3.9℃,无霜期130天,适宜种植蓝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