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中国 / 清镇酥李
清镇酥李 “品牌守护者计划”
清镇酥李,是贵州省清镇市特产,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镇酥李以个大、味甜、色泽好、采摘时间长等特点闻名,正宗的鸭池河酥李果形微扁圆形、果顶平、顶点微凹,果皮淡黄色,味甜汁多、肉质致密、酥脆爽口、有清香味、微带苦涩味。 酥李在清镇市种植历史悠久,酥李在清镇种植始于清初,最早由商人从云南带入清镇王庄乡一带种植,然后扩展到贵州其他地区,如今贵定盘江酥李等均从清镇引种而去。酥李一经传入,在清镇当地特定的喀斯特谷地气候条件下,形成独特品质。​清镇酥李的正式称谓出现于清代中期,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镇建县,所产的酥李在民间非常有名。
贵州 贵阳 清镇
东经106°28′北纬26°34′

清镇酥李

地域特色“农品牌”

清镇酥李是贵州省清镇市特产,以个大、味甜、色泽好、采摘时间长等特点闻名,正宗的鸭池河酥李果形微扁圆形、果顶平、顶点微凹,果皮淡黄色,味甜汁多、肉质致密、酥脆爽口、有清香味、微带苦涩味。

清镇境内独特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应酥李的生长。清镇酥李主要分布在清镇王庄至新店一带的西部喀斯特地区,以岩溶地貌为主,以河谷坝地和岩溶坝地分布最为广泛,河谷坝地分布在河流中上游及主支流交汇处,地面自周围山地到坝地中心呈阶梯式下降。岩溶坝地多分布在碳酸岩石地区的分水岭地带,常与石灰岩山原丘陵伴随出现,地下有岩溶发育,地表有较厚的亚黏土堆积。岩溶地区的坝地均集中分布在溶蚀洼地和槽谷地区,非常符合酥李的生长环境要求,是清镇酥李种植的高产基地。清镇酥李主要种植在中西部的几个断陷盆地,拥有“天然温室”的气候特点。这些盆地昼夜温差大,是形成酥李特色品质的重要地理环境基础。盆地之间形成区域性的谷地气候,气温与周围有明显的差异,一个特征就是夏季酷热.冬天温暖。年平均光照1277.3小时,年平均气温16.5℃,盆地内雨热同期.日照充足。正是这些自然因素,使得清镇酥李拥有优良的品质。鸭池河的天然小盆地使当地群众的水田较多,酥李多集中栽种在沿河两岸的缓丘缓坡耕地上,土壤属黄壤、黄沙壤、微酸性,土层浓厚肥沃,通透性好,避免了梅雨期到来时因排水不畅导致酥李树根群死亡、诱发树脂病等发生发展的可能性,为酥李果树的生长特别是果实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由于栽种区内良好的小气候和土壤肥力,有利地形地势为鸭池河酥李的优质丰产营造了良好环境。

清镇酥李栽培历史悠久,当初李子树较少,但地处低凹河谷、热量充足、光照长,加之该品种适应性强,易栽易管,挂果快,很快就被广泛地推广发展起来,而且品质享誉贵州省内外。清镇酥李是清镇市乃至贵阳市果树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产量最具稳定性的水果品种,集中种植在鸭池河河谷一带。

清镇酥李

历史人文/发展历程

讲述特色农产品自己的故事

酥李在清镇市种植历史悠久。据考证,酥李在清镇种植始于清初,最早由商人从云南带入清镇王庄乡一带种植,然后扩展到贵州其他地区,如今贵定盘江酥李等均从清镇引种而去。酥李一经传入,在清镇当地特定的喀斯特谷地气候条件下,形成独特品质。

清镇酥李的正式称谓出现于清代中期,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镇建县,定名清镇县,由于所产的酥李在民间非常有名,清镇酥李也就出现在许多文献中。最早出现“清镇酥李”的是《黔南丛书·贵阳府风物》,上面提到“贵州李子,惟数清镇镇”;清朝人著的《黔南识略》也明确记载:“清镇黄粑李子,美食可采”。清镇李子有一特点,在成熟期时,核与肉明显分离,民间称为“酥”,故又称“酥李”。清代后期,清镇酥李已经广为人知,成为贵州省地方特产中的珍贵食品。清镇紧靠省城贵阳,地处贵州与云南的咽喉要道,交通发达,自古以来是黔中腹地的商品集散地。随着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的加速,特别是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清镇酥李作为一种标记性资源,已成为地方食品行业一个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

2010年09月0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清镇酥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7年,清镇酥李主产区新店镇栽培面积达1.2万余亩,年产量2000万余斤。

品牌荣誉

立足好产品,荟萃品牌知名度
  • 2017年09月01日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清镇酥李』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 2010年09月03日

    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清镇酥李』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猜你喜欢 ^_^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