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中国 / 交城骏枣
交城骏枣
交城骏枣二维码

交城骏枣

色泽深红,皮薄肉厚,核小果大,脆甜味香

Jiaocheng Jun Jujube

山西 吕梁 交城
东经112°09′北纬37°33′
407
交城骏枣“品牌守护者计划”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交城骏枣,是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特产,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交城骏枣是山西四大名枣之一,誉为“枣后”,骏枣形态独特,呈瓶形或上细下粗的圆柱形。色泽深红,皮薄肉厚,核小果大,脆甜味香,果肉重量占总重量的95%以上,故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说。此枣味甜质脆,生食制干均优。 历史记载,交城骏枣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古代曾是皇家贡品。一九八七年上过国宴,一九九零年被选定为亚运会特供果品,一九九七年荣获澳门首届国际医药、营养、保健产品博览会“国际最高金奖”,一九九七年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和一九九九年中国国际农精品博览会两次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交城骏枣 x 优质“农品牌”

更多+

交城骏枣

简介 / 动态 / 话题
更多+
  • 交城骏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交城骏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历史记载,交城骏枣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古代曾是皇家贡品。《战国策》记云:“北有枣栗之利,民不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交城地处北地,可知植枣之历史悠久。汉唐时期,境内枣树多生于平川及边山一带。1983年秋,瓦窑白家梁汉墓曾出土枣核、桃核数十枚,枣核为骏枣核,形状大小大致与现代相同。成书于汉代的《神异经》亦记载:北方荒中有枣林......。与史实相符。唐宋时期,交城边山、西社接岔一带枣树茂密成林;元代,境内大枣成为皇家贡品,《元一统志》记云;交城县,贡品为“枣绵”。明清时期,据县志图载,城区南北一带均植有枣树,而且植株高大。民国时期,瓦窑骏枣首次参加法国巴黎万国博览展,走向世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泰民安,五十年代末。全县枣树约2.3万株,仅城关边山,即有枣树1万余株,年产鲜枣40万斤,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瓦窑村枣种先后进入原苏联及阿尔巴尼亚地区。七十年代初期,先后在北京、广州、太原等地多次参加展览,盛名远播。七十年代中期,由于在农业方针上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枣树栽培,一些农村将田中枣树砍去,致使枣树数量大减。八十年代,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枣树随责任田落实到户,才受到有...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0
    浏览 8
  • 吕梁:吕梁山脉,革命老区,红枣之乡,白酒产业发达

    吕梁:吕梁山脉,革命老区,红枣之乡,白酒产业发达

    吕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山西省西部,地处黄河流域的吕梁山脉中段,是连接华北、西北、中原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忻州市,南临临汾市,西连陕西省榆林市和延安市,东靠太原市,总面积约2.107万平方公里。作为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吕梁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高速公路网密集,国道、省道纵横交错;湫水河及其支流构成了吕梁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吕梁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这里的气候较为干燥,年平均气温在8°C至10°C之间。春季风沙较多,夏季短暂凉爽,秋季晴朗干燥,冬季寒冷漫长但雪量适中。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展现了广袤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吕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吕梁市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盆地和平原地带,得益于湫水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高粱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岚县的土豆。岚县土豆以其...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2 07:56
    浏览 21
  • 品牌荣誉

    立足好产品,荟萃品牌知名度
  • 荣誉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交城骏枣』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2008年07月01日
  • 荣誉
    在全国杨陵红枣交易会上,『交城骏枣』被评为“金奖”。
    2000年
  • 荣誉
    『交城骏枣』被指定为十一届亚运会特供果品。
    1990年
  • 荣誉
    『交城骏枣』参加过西欧十二国果品博览盛展,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1962年
  • + 立即签到

    猜你喜欢 ^_^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