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中国 / 青山龙眼
青山龙眼“品牌守护者计划”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青山龙眼,是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青山村特产,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山龙眼自宋代起就是“贡品”,主要集中在长乐古槐和鹤上丘陵山地种植。因其晚熟、核小、质脆、单果大、味甜等特点,在众多龙眼中迅速脱颖而出,成为长乐的果中珍品。长乐栽培龙眼历史悠久,百年以上的古树达2000多株,青山龙眼具有晚熟、核小、肉厚、质脆、味香的特性,据文献记载,应始于唐宋时期。《福建通志》载:“长乐青山下村为宋大儒黄勉(朱熹的学生)的故居,旧传黄勉斋有手植一株龙眼品质绝佳。”近年来,以龙眼为特色产业,青山村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青山龙眼 x 优质“农品牌”

更多+

青山龙眼

简介 / 动态 / 话题
更多+
  • 青山龙眼: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青山龙眼: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福州长乐栽培龙眼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应始于唐宋时期,百年以上的古树达2000多株。《福建通志》载:“长乐青山下村为宋大儒黄勉(朱熹的学生)的故居,旧传黄勉斋有手植一株龙眼品质绝佳。”宋朝时,青山龙眼就开始作为贡品进贡朝延,宋光宗皇帝曾赐匾青山龙眼为“黄龙”(因青山黄勉斋进贡的龙眼)。明弘治《刘志》物产篇有龙眼的记载,赋贡篇也记述长乐生产的龙眼和宝圆(龙眼干)曾定额进贡朝延,可见当时龙眼栽培之盛,据清同治用彭老藻、杨希润所修的《长乐县志》记载:“龙眼大寸许者为宝圆,树径三接者为顶圆,树未接者曰野老,核初种经十年始实,实甚小者俗呼“椒眼”。可见在明、清时期,长乐龙眼栽培已盛行高空压条方法,推广繁殖大量的优质良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长乐开始在江田,文武砂、文岭等乡镇利用滨海风沙地栽培龙眼,亦长势良好,结果正常。20世纪90年以后,长乐区大面积发展龙眼种植。2009年底,长乐龙眼栽培面积3000公顷,其中采摘面积2900公顷,年产量28300吨,年收入16980万元,占全市果树栽培总面积的55%以上,产品主要销往长乐区当地及福州市场。同年0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31
    浏览 8
  • 福州:位于闽江边,以温泉和茉莉花茶闻名,历史悠久

    福州:位于闽江边,以温泉和茉莉花茶闻名,历史悠久

    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福建省东部,地处东海之滨、闽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是连接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和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的重要节点。它北接宁德市,南临莆田市,西连三明市,东濒台湾海峡,总面积约12154平方公里。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和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福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福厦铁路、温福铁路等多条重要铁路干线穿城而过;闽江及其支流构成了福州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福州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适中,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这里的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9°C至21°C之间。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较少。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鼓山风景区展现了广袤的山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福州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带和丘陵地区,得益于闽江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湿润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甘薯、...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2 14:24
    浏览 32
  • 品牌荣誉

    立足好产品,荟萃品牌知名度
  • 荣誉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青山龙眼』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2009年04月15日
  • + 立即签到

    猜你喜欢 ^_^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