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蜂蜜
城口蜂蜜是重庆市城口县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城口蜂蜜,重庆市城口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城口蜂蜜取材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原始林区,源于崇山峻岭中的野生花蜜,花蜜含多种珍稀植物和名贵中药材花粉,富含葡萄糖、蛋白质、矿物质、有机酸酶、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城口蜂蜜色泽金黄、口感清爽、气味芬芳、品质佳。2010年12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城口蜂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城口蜂蜜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城口全县24个镇乡,核心区集中在东安、河鱼、岚天、北屏、厚坪、龙田、双河、治平、明中、咸宜等10个镇乡。2008年,城口县蜂群达到4.15万箱,产蜜150吨,产值450余万元。
城口县自古以来农民素有养蜂传统,通过与当地农民座谈了解,自清道光年间就开始养蜂,城口中蜂养殖历史悠久。据1982年《城口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城口县农副产品以茶叶、桐油、核桃、生漆、厚朴、漆腊、杜仲、细辛、蜂蜜等为大宗,全部由私商经营,贩运至西乡、宝丰、达县、万县、开县一带。民国34年收购茶叶9000担,桐油3500担,生漆700担,厚朴700担,大黄800担,蜂蜜600担,黄蜡600担,漆腊1000担,其它药材2000余担,90%运销外地。”20世纪70年代以前,城口县蜂群采用本地加工的木质圆桶饲养或方桶饲养。经过长期饲养驯化,形成了外貌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比较一致土蜂品种。长期以来,城口民间一直用蜂蜜治疗创伤、烫伤、儿童、中老年人消化不良。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口县聘请了原万县地区畜牧局的养蜂专家对东安(包括原黄安)、河鱼两个乡养蜂进行了考察,改革历史以来传统的饲养方法,大力推广中蜂活框饲养,并为当地培养了20余名中蜂新法饲养技术乡土人才,全县中蜂改良、蜂病防治和蜂具改革等技术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全县养蜂生产发展。2008年,城口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此项目列入城口县的特色产业之一,县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农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城府发〔2008〕25号)、《关于2008年特色农林产业发展项目扶持政策的意见》(城府发〔2008〕13号),明确了特色农林产业发展项目扶持政策的意见,并安排县供销社具体负责中蜂项目的发展,决定了以城口县大巴山蜜蜂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业主投资牵头领办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发展战略。
城口县属四川盆地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区,适于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衍。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234天,日照时数1534.1小时,降雨量1267毫米,水面蒸发量806.8毫米,陆面蒸发量605.1毫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主要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广阔的林地资源,孕育了境内丰富多样的植被和农作物,为城口蜂蜜的生产提供了理想的蜜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