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中国 / 秦安苹果
秦安苹果 “品牌守护者计划”
秦安苹果,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特产,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安苹果果实外形端正高桩,整齐均匀。果面细腻,着色面积60%以上,光洁度高,果点小。果皮薄,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汁液多,果核小。秦安苹果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被尊称为世界三大苹果品牌,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秦安县境内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特别有利于各种水果、瓜类的生长,是中国北方落叶果树尤其是苹果生产最适栽培的黄金地域之一。
甘肃 天水 秦安
东经105°40′北纬34°51′

秦安苹果

地域特色“农品牌”

秦安苹果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特产,果实外形端正高桩,整齐均匀。果面细腻,着色面积60%以上,光洁度高,果点小。果皮薄,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汁液多,果核小。秦安苹果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被尊称为世界三大苹果品牌,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秦安县境内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特别有利于各种水果、瓜类的生长,是中国北方落叶果树尤其是苹果生产最适栽培的黄金地域之一。秦安苹果产区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2206.7小时,年总辐射为116.11千卡/平方厘米;六、七、八月份是秦安苹果果实迅速生长和养分积累期,月均日照时数为249.6小时,月总辐射为14.32千卡/平方厘米,非常适宜于苹果的生长与结果,是秦安苹果品质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

秦安苹果

历史人文/发展历程

讲述特色农产品自己的故事

秦安种植苹果历史悠久。民国三十三年(1941年),秦安县首次引进苹果苗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农民从天水引进黄奎3株以及其他品种共100余株,在县城柴家坟园栽植。之后,苹果引进逐年增多。

1958年,天水专署分配秦安县苹果苗木33500株,主要有青香蕉、黄元帅。

1965年秋,秦安村果农精心挑选出两箱刚刚采摘的苹果向毛主席寄去,表达对主席的敬仰,主席品尝后,非常喜爱,并在家中会见时任甘肃省省长的天水籍著名人士邓宝珊时用天水苹果招待他,称赞道:“你家乡天水的苹果好吃!”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致函,代表毛主席向秦安村村民致谢,秦安村将感谢信勒石树碑,永志纪念。同年,秦安寨培育的红元帅首次运至香港试销,为了便于了解试销情况,技术人员在苹果箱的右上角均用铅笔注上“秦安”二字,作为记号。香港办事处将“秦安”红元帅卖给英国贸易商,英商又转销给美国贸易商,几经品尝,“秦安”苹果异彩初放,轰动一时。当时香港报纸说:中国的西北地区有个“秦安国”,生产最优质的“秦安”苹果,果型、肉质、含糖量等项指标均优于美国的王牌苹果“蛇果”,并压倒世界各国名牌苹果,经香港市场评比,中国“秦安”苹果夺得了世界王牌称号。世界各国贸易商都与中国出口办事处签订了3年合同购买“秦安”苹果,因此称它为“世界苹果之王”一点儿也不过分。

1985年8月,秦安县园艺局从甘肃省果树所引进苹果接穗嫁接于重点农户,品种有群富、红矮生、红洽罗德、红富士、富士、山富2、群富2、长富2、长富7、王林。

1986年,在秦安县园艺局指导下,部分农户繁育红富士苹果苗木120万株,在全县栽植。

1993年,秦安县园艺局先后从辽宁兴城果树研究所、陕西省农科院等部门引进脱毒苹果苗600株,在西川良种场建立母本园10亩;引进脱毒接穗1.2万枝,富士系有长富2号、长富6号、岩富10号、新乔纳金、乔纳金、北斗,嫁接于苗圃和育苗农户,进行无病毒苗木繁育。

1999年,秦安县园艺局从陕西杨凌引进2001富士苗木5000株,定植于莲花、陇城、郑川等地。

截至2015年底,甘肃省秦安县以惠民短枝、宫崎短枝、礼泉短枝、寿红富士、长富2号等富士品种为主的苹果面积达到61.37万亩,结果面积30.7万亩,产量54.82万吨,产值达18.93亿元。

品牌荣誉

立足好产品,荟萃品牌知名度
  • 2021年09月13日

    『秦安苹果』入选2021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2018年03月14日

    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秦安苹果』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2015年

    『秦安苹果』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

  • 2014年05月

    『秦安苹果』完成绿色食品A级标准认证续展。

  • 2010年09月13日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秦安苹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 2007年10月

    『秦安苹果』获得2008年奥运会推荐果品一等奖,同时获“中华名果”称号。

猜你喜欢 ^_^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