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双峰驼
阿拉善双峰驼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特产,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
阿拉善双峰驼,内蒙古阿拉善盟特产。阿拉善双峰驼体质结实,肌肉发达,头高昂过体,颈长呈“乙”字形弯曲,体形呈高方形,胸宽而深,背短腰长,膘满时双峰挺立而丰满,四肢关节强大,筋腱明显,蹄大而圆。毛色多为杏黄或红棕色。分为沙漠型驼、戈壁型驼两种生态类型。阿拉善双峰驼役用性能良好,是乘、挽、驮的良好役畜。挽载重可达1吨,驮运175千克,日行程35千米,单人骑乘,日可行53千米。阿拉善双峰驼,与其它骆驼相比,外形更加高大,抗逆性强,更适合荒漠草原的生存环境,而且,阿拉善双峰驼是最好的驼绒原料,驼奶、驼肉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阿拉善双峰驼集产绒毛、产肉、产奶、产特产、役用等多种经济形状于一体,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相当一部分牧民完全依靠养驼为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阿拉善双峰驼在边防巡逻、发展民族文化及体育竞技和特色旅游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阿拉善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内陆高原,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条件恶劣。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摄氏6—8.5℃,1月平均气温-9—14℃。极端最低气温-36.4℃;7月平均气温22—26.4℃,极端最高气温41.7℃。年平均无霜期130—165天。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降雨量从东南部的200多毫米,向西北部递减至4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则由东南部的2400毫米向西北部递增到4200毫米。年日照时数达2600—3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47—165千卡/千方厘米。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2.9—5米,年均风日70天左右。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的土壤和气候,广阔的草场面积,为阿拉善盟双峰的生长繁衍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阿拉善骆驼总数曾占中国骆驼总数的三分之二,为阿拉善赢得了“中国驼乡”的赞誉。阿拉善双峰驼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畜种资源,经过长期的随机选育,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良种。2017年,阿拉善左旗双峰驼保护区建立了80个骆驼选育核心群和120个保种基础群并进行挂牌、建档立卡、保种繁育等工作,使双峰驼这一优势畜种资源保护和选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双峰驼数量出现了一定增长。
从历史上考证,远在5000年前,阿拉善地区就已经开始驯养骆驼。阿拉善双峰驼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始品种,在进行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适应荒漠草原的生物学特征。 阿拉善骆驼总数曾占中国骆驼总数的三分之二,为阿拉善赢得了“中国驼乡”的赞誉。阿拉善双峰驼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畜种资源,经过长期的随机选育,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良种。蒙古族养驼习俗源远流长。在历史悠远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骆驼在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忠实的伙伴。鉴于骆驼对人类的贡献,蛮荒时代的游牧人视骆驼为天赐之神物,把骆驼的形象用以供奉可溯源于舜。蒙古族祭驼,是流传于蒙古族牧驼群众中的一种集宗教信仰、传统生产、人文思想为一体的民间活动。在双峰驼产区最具代表性的是阿拉善蒙古族祭驼,祭儿驼是区域性的组织活动,一般在寺庙集中举行。生活在大漠戈壁的蒙古人是驯服、使用骆驼最早的民族,他们不仅把骆驼用于生产、生活中,而且把骆驼引入竞技比赛,形成了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蒙古族赛驼。起初,骆驼主要被用于驮运,而赛驼则交融在走亲访友的追逐游戏中。后来,蒙古族人民群众在祭祀敖包、举办庙会、举行那达慕等群体活动时开展赛驼,并逐步形成规模,传承延续下来。20世纪80年代,阿拉善双峰驼数量达到顶峰,为25万峰。其后,由于阿拉善草原干旱、人类活动频繁、过度放牧等因素,草场大量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阿拉善双峰驼大量死亡,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平均每年以近万峰的数量减少。1990年,阿拉善双峰驼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2015年,首届“大美阿拉善双峰驼”摄影展在阿左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