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山楂
辉县山楂,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特产,具有“果色鲜红、果实浑圆、果面光泽、酸甜适口”的特点,是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辉县山楂种植始于清朝康熙年间, 是中国五大山楂产地之一。辉县山楂栽种主品种为“豫北红”和“红孔杞”,具有色泽鲜红、果实浑圆、果面光泽和酸甜适口的特点。辉县市地处豫晋接壤地区,北依太行,南眺黄河。每年秋意渐浓,境内西北部山区的树木开始凋零,而漫山遍野一串串,红通通的山楂果子给大山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还带来了艳丽的色彩,当地人们喜欢称它为“山里红”。
山楂作为中药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唐《新修本草》中记载:“汁服止痢。”相传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患了腹胀病,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泄泻等症状。见贵妃整日蹙眉叹息,这可急坏了唐明皇,忙诏令御医为贵妃诊治,无奈用遍了多种名贵药,病情不减反而加重,只得张榜招医。一天,有位道士路过皇宫,当即揭榜为贵妃治病。入宫诊视,道士察贵妃脉象沉迟而滑,舌上布满厚腻苔,于是挥毫处方:“棠棣子十枚,红糖半两,熬汁饮服,日三次。”随后扬长而去。皇帝对此将信将疑,没有责罚道士的傲态,而急命御医照方遣药。谁知用药不到半月,贵妃的病就果真好了。
辉县山楂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河南省山楂科技协作组于1978—1979年组织多名专家对河南省山楂资源的调查显示,河南省太行山区为中国山楂的原产地之一,自古野生山楂资源丰富,作为最早的栽培区域在豫北辉县市一带,辉县山楂当家品种“豫北红”据传是康熙年间后庄一个名叫胡老炳的在山东任官,后带回山楂接穗在码沟村嫁接成活一株,后经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驯化而成。因附近村民都来此采取接穗,扩散繁殖以至蔓延辉县大部分山区和林县南部,当地群众称接穗为码,码沟村也自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