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蚂蚬,作为山东省寿光市的特产,不仅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海鲜产品,更是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寿光市地处中纬度带,北临渤海,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受冷暖气流的交替影响,这里形成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爽凉有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为寿光蚂蚬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蚂蚬大多栖息在风浪较小的内湾、且有适量淡水注人的中、低潮区,但盐度较高的沿海岛屿和数米深的潮下带,也偶有发现;栖息底质,以含砂量为70%~80%的砂泥滩数量最多。在含砂量很少的泥滩和含泥量极少的砂地或砾石地带,虽也有发现,但数量甚少。老河口一带海区无论地势、底质、水质、饵料、盐度等各项指标都特别适合于蚂蚬的生态习性,从而诞生了著名的寿光蚂蚬。
寿光蚂蚬具有鲜明的外观特征和卓越的产品品质,其贝壳呈三角卵圆形,具有前倾壳顶,壳顶至贝壳前端的距离约为贝壳全长的1/3。小月面椭圆形或略呈梭形,盾面梭形。贝壳前端边缘椭圆,后端边缘略呈截形。壳表面灰黄色或深褐色,有的带褐色斑点。此外,寿光蚂蚬个体虽小,但味道鲜美,肉质富有弹性,肥满度大,口感清脆易嚼,肉可鲜食,亦可加工成蛤干、五香蛤仔,是价廉味美的大众食品。活蛤也是出口创汇的水产品,产品大量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与缢蛏、牡蛎和毛蚶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寿光蚂蚬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据检测数据显示,每100克寿光蚂蚬含有蛋白质11克,脂肪不超过0.8克,钙含量为450毫克/千克,锌含量为10毫克/千克,硒含量为0.6毫克/千克,含肉率为22%。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如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
此外,寿光蚂蚬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研究表明,蚂蚬提取物具有延缓衰老、抗肿瘤、降压等作用。它能够降低小鼠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同时,蚂蚬提取物对肉瘤180、艾瘤腹水型和肝癌实体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传统中医中,蚂蚬被用于治疗臁疮、黄水疮等病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寿光蚂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在寿光老河口海区形成了自然种群,并开始形成捕捞产量。到了80年代初,寿光地区开始进行人工增养殖蚂蚬,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养殖产业,目前增养殖面积30000多亩,年产量6000余吨。据1991年《山东省志 水产志》记载:“蚂蚬主要分布在山东寿光老可口海区及山东半岛南部海区,分布面积13.8万亩,资源蕴藏量约1.4万吨”。这表明,寿光蚂蚬不仅是当地渔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该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由于良好的水质和丰富的饵料资源,老河口一带的蚂蚬口味鲜美,质量上等,这一带的蚂蚬2009年产品被评为无公害产品,保护区2008年被认定为山东省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009年被农业部认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寿光蚂蚬的养殖技术和加工工艺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模式。2008年9月22日,寿光市政府成立了寿光市海惠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的经营管理模式,重点对蚂蚬实行统一苗种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和产地认证、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包装销售的“六统一”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
由于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在当地也创造出了花样繁多的烹饪方法,如: 菠菜炒蚂蚬、砂锅酿蚂蚬、丝瓜炒蚂蚬、辣炒蚂蚬等已成为广泛流行的地方美食名吃。这些菜品不仅保留了蚂蚬原有的鲜美风味,还通过与其他食材的搭配,增加了菜品的层次感和营养价值。例如,菠菜炒蚂蚬是一道简单却美味的家常菜。首先,将新鲜的蚂蚬洗净备用;然后将菠菜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接着在锅中倒入适量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加入蚂蚬翻炒至开口,再加入菠菜继续翻炒均匀,最后调入适量盐、酱油等调味料即可。这道菜色香味俱佳,既有蚂蚬的鲜美,又有菠菜的清爽,营养丰富,适合家庭日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