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椪柑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楚国士大夫屈原曾在《橘颂》中赞誉“后皇嘉树生南国”,为历代朝廷贡品。
1949年后椪柑曾大量出口,享誉甚高,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湘西自治州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湘西椪柑产业开发工作,湘西椪柑作为产业开发的重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7年全州椪柑面积达63万亩,已接近全国椪柑总面积的1/4,总产量达到42万吨,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年累计销售收入额近3亿元,年累计出口额达到137万美元。
2007年,湘西州被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椪柑之乡”。
2008年,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经济作物站申请对“湘西椪柑”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08年8月31日准予登记。
近年来,湘西州委、州政府因地制宜,引导发展柑桔种植,努力打造引领湘西脱贫的致富产业。期间经历了摸索、实践、总结、再实践、巩固提高等艰辛历程,以椪柑为主的湘西柑桔产业逐渐由南到北、由小到大、由零星到连片快速扩展。湘西柑桔发展成为湘西农产品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湘西贫困山区人民通过选择柑橘产业走上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