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自古称“泽州”,而山楂又是泽州的传统资源,栽培已有300余年历史,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陈沟乡杨坪村古庙的碑文中记载:吾村向来山多地少,衣食无赖,先人因此培植红果树已糊口之资。
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泽洲大旱,颗粒无收,这里的人们靠山楂果换粮食和山楂叶充饥求得生存。
1949年解放初期,东北的商人就赶着驼队来收购山楂果,每家每户都能以山楂果卖与客商驮到天津口岸,运销海外。
1989 年全县产量为350万公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国十几倍。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泽州红山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该年,泽州红山楂保护面积2023平方公里。生产总面积2000公顷,年生产总量45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