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尖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作为观赏树木栽植在宫殿寺院的庭院内,供皇帝、达官显贵、信徒、香客等游玩观赏所用。到南北朝时期,逐渐由庭院布景转向田边地坎栽植。唐宋以后,民间开始大量栽培柿树。明朝时,民间已有用尖柿制作柿饼的习俗,明清两代曾为贡品。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太师太保孙丕扬就以“富平柿饼”做为贡品进献神宗皇帝朱翊钧,从此“富平柿饼”声名鹊起,成为名贵特产。
富平境内百年以上的柿树屡见不鲜,曹村镇马家坡附近唐顺宗丰陵的西侧,生长着一颗树龄有一千多年的“柿寿星”,其胸径达2.45米,冠幅17米,每年还可采收鲜柿一万五千多斤。
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富平尖柿”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20年,富平尖柿种植面积35万亩,挂果面积15万亩,年鲜柿产量20万吨,年加工柿饼5万吨。
近年来,富平县委和县政府把柿子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大力发展柿子产业。同时,还注重延伸柿子产业链。除了加工柿饼之外,还开发出柿子汁、柿子酒、柿子醋、柿脯、柿干、柿子糕、柿子糖、柿叶茶等相关产品,使得富平县的柿子产业发展越来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