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红柿是永定特殊气候条件下,经过数十代柿农历时500余年逐步驯化栽培选育而成,株产500千克以上,树龄百年以上的红柿果树随处可见。
1994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红柿”。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山地开发热潮中,永定红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该县的特色果品和支柱果业。县政府还扶持果农自建烤房5000余个,鼓励果农加工柿饼,年加工柿饼10万斤的村超过10个,实现产业链的延伸,确保果农增产增收。
2014年,永定县(今永定区)红柿生产面积4900公顷,年总产量5万吨。同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永定红柿”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8年,永定区红柿种植面积达8.6万亩,产量达6万多吨。
为使“生产、加工、流通”齐头并进,永定县着力创建红柿名优品牌,提高红柿商品化率和附加值,促进柿农增产增收。永定县制定了《永定红柿绿色食品种植操作规程》等,并切实抓好实施。目前,永定红柿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是福建全省柿子中唯一获得这一标志的优势产品。几年来,通过绿色食品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确保了永定红柿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并提高了产量和优质果率,成熟后的红柿果大、色艳、味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