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庙子村苹果栽培历史悠久,自草庙子村村民栽种下第一批国光苹果树苗开始,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
经过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苹果大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目前规模的万亩国光苹果生产基地。
60年代,草庙子村生产的国光苹果由于着色好、酸甜可口而畅销京城,且出口到当时的苏联,其栽培技术还编入了高等院校的教材,草庙子村也成为许多高校的实习基地,并且被河北农大、怀来县林业局果树研究所确定为新技术推广基地。
2000年对小面积国光苹果使用套袋生产技术后,所产果品打入北京超市,得到市场认可。
2001年,草庙子村被省林业局命名为河北省优质苹果生产专业村。
近年来,在县农开办、林业局、农牧局、交通局、水务局等部门的帮助下,以国光苹果种植专业村草庙子村为重点,先后实施了引水上山、节水管灌、田间道路等果园基础工程,有效改善了果品生产条件。2009年,草庙子村苹果年产量达到了4000万公斤,产品远销东南亚、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红国光、倭巾、乔纳金、黄元帅、红将军、寒富士等品种也在当地打出了自己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