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老家”。2002年第五届国际猕猴桃学术研讨会首次确认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在湖北宜昌。2006 年在新西兰召开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来自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美国等19个国家的200余位猕猴桃专家再次确认: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在宜昌发现大量类似猕猴桃形状的图案,在石头上栩栩如生。2016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成岩成矿地质研究中心专家魏运许,通过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所及西北大学应用锆石LA-LCP-MSV-PB,均测得宜昌“猕猴桃石"成岩年轮为8.2亿年,这也是被当地人奉为“神石”的全球最早的“猕猴桃石”。
据湖北日报与湖北省档案局联合主办的《档案解密》第61期记载,英国植物学家厄内斯特・亨利・威尔逊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5月在宜昌西南部发现“羊桃(宜昌猕猴桃)”,将其引种到欧美地区。
1978年,中国开始向全国范围开展大规模猕猴桃资源的调查以及选种、育种和栽培工作。1978年8月由中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的全国猕猴桃科研座谈会成立了全国猕猴桃科研协作组。
2000年,宜昌猕猴桃进入产业化发展时代。宜昌规模种植的品种主要有“金魁”、“红阳”、“三峡1号”、"米良1号“等。
2017年7月,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同制定的湖北省地方标准《猕猴桃高标准建园技术规程》获得立项,该标准的建立有助于推动宜昌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提升。
2018年,宜昌猕猴桃规模化栽培和林下种植面积达11.7万亩,产量达4.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