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梨在彬县栽培已有数百年到上千年历史。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彬州司马张金度在《劝农即事》诗中写到:“…百年生聚兹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煞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
清朝,谭嗣同写了一首《彬州》诗,“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溪边白复红。一百里间春似海,狐城掩映万花中”。
1957年中秋节,毛泽东主席品尝邠州梨后,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复信,鼓励彬县大力发展邠州梨。
20世纪50年代,彬县开始引进了一批结果早、产量高的梨优良品种。
20世纪80年代,彬县梨面积迅速扩大,又引进了国外优良品种。人们习惯上把彬县生产出来的梨,统称为彬州梨。
2017年,彬县“彬州梨”品牌价值达到5.79亿元。
2023年,彬州梨成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将进一步提升咸阳市农业产业、农产品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促进区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继续挖掘、筛选、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打造农业品牌新亮点,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