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生苹果品种在清朝以前曾在山东等地广泛种植,其特点是产量少、果实小、皮薄、味道甜美,但不耐储存,容易破损,因此价格昂贵,清朝时期北京旗人用其当作贡果。
清朝末年,美国人在山东等地引进西洋品种苹果。
民国时期(1912-1949年),西洋品种苹果逐渐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中国土生品种苹果逐渐被果农淘汰,种植范围不断缩小。
20世纪50年代,宝山镇引进种植新品种苹果。
2013年,宝山镇引进苹果栽植新模式,利用M9T337矮化砧木,与烟富3、烟富8等优系富士配套,实施苹果集约化栽培,配套节水滴灌、肥水一体化、绿色控害、高纺锤形整形修剪,生草和覆草覆盖等系列新技术,全镇建成新模式苹果园1000余亩。
2016年底,岛市黄岛区宝山镇拥有专业苹果种植合作社11家,苹果品牌6个,其中4个品牌通过了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
截至2017年底,青岛市黄岛区苹果种植面积8000亩,年产优质苹果140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