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栽培驯化。生产性栽培的蓝莓有三大类群,分别是原产北美东北部的北方高丛蓝莓、原产美国东南部的免眼蓝莓和杂交种南方高丛蓝莓。野生或半野生状况的蓝莓还有主产美国和加拿大的矮丛蓝莓、主产北欧的欧洲越桔以及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中国东北地区的笃斯越桔和红豆越桔等。欧洲等国引种栽培时间较晚,如:波兰、荷兰都是在20世纪末开始引种进行栽培。
1983年,吉林农业大学开始进行适宜北方栽培的蓝莓品种的引种试验,分别从北美和波兰等国引入了5个栽培类群约70个品种。
1987年,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开始开展适宜于在南方发展的蓝莓品种的引种试验,分别由北美引入2个栽培类群30余个品种。
20世纪90年代初期,辽宁省农科院从英国引进部分北方高丛蓝莓品种进行温室栽培试验。
2009年,鄂伦春旗开始试种蓝莓。
2010年10月,在呼伦贝尔市成立内蒙古蓝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7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鄂伦春蓝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该年,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林业局种植蓝莓1275亩,阿里河镇种植蓝莓430亩。其他乡镇蓝莓种植面积相对较少,全年蓝莓产量11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