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梓尜尜枣,是北京市怀柔区特产,具有“树姿直立、果肉酥脆、皮薄质细”的特点,是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
尜尜枣树冠呈自然圆头形,树姿直立,干性较强,树势弱,树体小。主干灰褐色,皮部纵横裂,裂纹少而浅,易剥落。枣头枝灰褐色,年生长量25-65厘米,节间略直,皮孔灰褐色,小而多。枣股灰黑色,圆锥形。通常抽生枣吊1-6个,吊长10-16厘米,着果较多部位3-6节。花量较多,每一花序有单花1-9朵。枣吊有叶9-12片,叶片小而厚,纺锤形,长3.3-5.5厘米,宽1.4-2.3厘米,先端锐尖,叶缘钝齿,基部偏圆形,绿色,叶柄长0.3-0.6厘米。
明朝时期,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就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尜尜枣。2008年7月,北京市成立凤山谷大枣专业合作社。目前,桥梓尜尜枣产地范围为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辖区内西起上王峪村,东至后桥梓村,北起口头村,南至前桥梓村的24个行政村。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尜尜枣栽植面积已超过2000余公顷。2017年5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桥梓尜尜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