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宝珠梨栽培历史悠久。据《会泽县种植业区划》(1988年)记载,会泽宝珠梨栽培近300年,原产于大理宝珠寺,经和尚精心培育而引种大理民间,也称大理雪梨,会泽宝珠梨系大理雪梨的后代。另据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编纂的《云南地志》记载,“东川(会泽县原属东川府所在地)之石榴、宝珠梨及蔗糖、桔柚,其味兼江南西蜀之美,皆特产也。”说明会泽宝珠梨在百年之前就已名冠全省。
20世纪80年代,会泽县根据当地的自然及社会资源优势,开始大规模种植会泽宝珠梨。
1991年-2000年期间,会泽县提出“完善、巩固、提高,坚持种植和管理并举,依靠科技,择优发展,强化管理,提高单产,主攻质量,讲求效益”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会泽宝珠梨。
2011年11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会泽宝珠梨”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该年会泽县会泽宝珠梨栽植面积1200公顷,年产量为10798吨。
2018年,会泽县加快低产果园改造和适宜区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重点发展会泽宝珠梨等优质特色果种。该年会泽宝珠梨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20500吨,产值4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