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方山柿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宋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永康状元陈亮在《永康地景赋》中称“尝方山柿,其味如兰”。
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及道光十七年(1837年)等《永康县志》“物产”一栏果类中均有柿记载。康熙年间留下描写方山柿丰收的诗歌众多,如“人间何处觅丹砂,染就离离柿实华,恰喜初晴题好句,一天彩落满林霞”,又如“赤实离离结蒂悬,柿林一望晚增妍,霞光倒影珠玑来,日色添红琥珀鲜,叶上斑斓书自进,枝头紫翠鸟难前,由来胜地珠堪赏,指点秋原未肯还”。
2002年永康方山柿乡土品种被省林业厅认定为林木良种。
2008年,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了永康市为“中国方山柿之乡”。
2015年,永康方山柿种植面积11000亩,年产量3600余吨。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永康方山柿”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