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嘉靖隆庆志》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以前延庆县就有棉苹果、小苹果(沙果、香果等)栽培历史记载,距今已有480年的历史。
延庆国光果实扁圆形,果面底色黄绿着鲜红色条纹或全面鲜红色;果皮中等厚,果粉较多,果点小而密且明显,形状不规则;果肉淡黄色或绿白色,果肉细、肉质脆,风味甜酸适度,有香气。
20世纪50年代,引进国光苹果品种,随着不断走俏的市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世纪80年代国光苹果成为延庆县晚熟苹果树种中主栽品种。规模最大时曾达3万余亩,占当时全县苹果种植总面积的70%。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红富士苹果的引进,果个大、糖度高、色泽光艳等特点使国光苹果受到冲击,延庆大部分地区逐渐将国光苹果通过高接换成富士以争抢市场,国光苹果随之遇冷。
近几年,随着大众口味的调换,国光苹果再度成为消费者新宠。
2007年,北京市果树处以发展精品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组织举办了关于“北京市唯一性果品”申报活动,国光苹果作为延庆县唯一性果品之一纳入申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