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夏玉杏又名御杏、汉帝杏、金杏,栽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玉杏产区。据《水经注》和《高僧传》两部史书记载,黄家峪又名金舆谷,谷中有山名曰玉符山,山中生产杏果,此果成熟后,果实如美玉般晶莹剔透,百姓便称之为玉杏。
相传,清代乾隆去泰山祭天的途中路经此地,远远望去满山遍野都是金黄的果子,便令随从摘来品尝,此果个大皮薄,香甜可口,芳香四溢,乾隆非常高兴,随钦定此果为宫廷御用,便把玉杏又叫御杏。焦台村仍存有上百年的老杏树,依然根繁叶茂,果实累累,结的玉杏个大质优。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张夏镇焦台村就有农户栽种杏树,并且把杏果运到济南市区卖。
1997年开始,焦台村的农民们开始逐步从种植小麦等农作物,改为种植杏树,村民的收入也不断攀升。到2000年左右,焦台村几乎家家都是杏树专业户了。
进入21世纪,张夏镇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连续举办了11届杏花节,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杏花节的举办,不仅使张夏赢得了“济南新春第一游”首选地的美誉,也使张夏万亩玉杏基地声名远扬。
2010年,张夏玉杏种植面积800公顷,全年总产量3500吨,被列入济南市市长三号工程和济南市八大林果基地之一,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玉杏生产基地。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张夏玉杏”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6年,张夏玉杏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800万斤,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玉杏产区。
近年来,张夏街道通过共治共享,凝聚各方力量助力乡村产业的发展,建立互联互通、互帮互助的长效机制,发展特色文、旅、农、产业,开展围绕“御道御杏”为主题的深加工产品,更好的宣传和推介张夏玉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