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树种,荥阳柿子种植历史悠久。秦汉以来,荥阳市所处的黄河流域一带植柿已很普遍,成为人们重要的栽培果树和木本粮食树种。荥阳柿子因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源远流长而久负盛名。据后魏《齐民要术》记载:“黄柿出洛诸州”,荥阳即包含于“洛诸州”。明《农政全书》记载,“今三晋泽沁之间多柿,细民干之,以当粮也”。清《乾隆·荥阳县志》称,“今荥(阳)蚩蚩之众,为资生口食计,种柿者十之九,枣梨者十之一”。
1949年,荥阳境内有60万株柿树,年产鲜柿1500万公斤;1982年有45万株,鲜柿1100万公斤;1999年仅存23万株,年产鲜柿148万公斤。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荥阳柿子总株数和产量名列全国各县之首,素有“荥阳柿子甲天下”之美称。
2011年,荥阳全市农柿间作面积12万亩,加上零星栽植总株数96万株,历史最高年产量5000万公斤,常年产量3000万公斤。境内柿子品种有30多个,主打品种6个。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荥阳柿子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拳头产品,柿饼、柿脯、柿霜糖、柿蜜酒、柿子醋、柿醋饮等柿子延伸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至日本及东南亚,“荥阳柿子”这个古老的林中丹果正在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