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种植李果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其中芙蓉李(方言称粉李,因芙蓉李果面的果粉特别多而得名)明朝期间开始栽培,已有近两百年。据明万历年县志记载:“李(麦李、蜜李、御李、粉李、黄蜡鹅、黄胭脂等李)”,说明福安明朝就已种植李树。
清光绪十年(1884年)版《福安县志物产卷》记载:“有粉李、麦李、白李、黄蜡李、胭脂李、红腹,皆佳品”,说明福安清朝种植多个品种李树。《福安农业志》记载:“清道光二年(1832年)福安便有粉李、白李、黄蜡李、麦李、胭脂李等佳品。清宣统二年(1910年)城关南湖坂已成片种植芙蓉李。”
2013年,福安芙蓉李入选原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2014年,福安市芙蓉李种植面积4.7万亩,年产量4.9万吨。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福安芙蓉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近年来,福安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把做优做强芙蓉李这一传统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在优良品种选育、示范基地建设、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品牌宣传推广、李子产品储存保鲜、深加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目前福安市现有面积4.7万亩,产量4.9万吨,福安芙蓉李鲜果销往全国各地,加工成的蜜饯销往全国及东南亚等五十多个国家,荣获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于2020年成功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