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核桃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西汉时博望侯张骞由西域带回,先在京都长安栽培,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岂知核桃却因祸得福,寻到了安家落户、发家兴族的宝地,从而繁衍成为一个旺族,生长茂盛,果实累累。
唐代以后,柞水核桃已有相当规模。北宋《本草衍义》中记有:“核桃风发,陕、洛之间甚多”。清《直隶商州总志》载,“商洛果之最盛者无如核桃。”
1958年,毛主席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专门作出了“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这个经验值得各地研究”的重要批示,号召全国推广。
1976年至1985年,柞水核桃平均年产130.75万千克,最高年产160万千克,最低年产80万千克。
1980年后,育苗、栽植日多,产量有增长之势。
2010年,柞水核桃区域保护面积2万公顷,年总生产规模300吨。
2014年,商洛市核桃种植面积已达285.6万亩、7000万株,产量4.72万吨,产值超过14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过1000元,户均收入2700多元。
2015年11月18日,陕西省商洛市在北京举行“绿色商洛·核桃之都”商洛核桃推介会,宣传展示商洛核桃的发展成就和系列产品。推介会上,商洛市共签约相关产业项目16个,项目总投资30.35亿元,总引资28.62亿元。其中合同项目7个,总投资16.65亿元,引资15.65亿元;协议项目9个,总投资13.7亿元,引资12.87亿元。
如今,核核桃已成为该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林树种,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