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水蜜桃是中国四大名桃产区之一,有七百年记载史,近百年栽培史。
早在宋代,当地民间家前屋后均种植,建于宝庆三年(1227年)的陆墟桥桥联“雁齿云排红迷桃岸”可证。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兰溪道隆(即大觉禅师)东渡日本时曾携数株桃。
据明万历《无锡县志》所载,桃为本地果之属,沿山隙地均植桃。清末民初,举人谭梦桃从浙江奉化引入的“玉露水蜜”、留学生殷植从日本带回“白凤”、“传十郎”等品种,在阳山地区进行栽培。
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阳山山麓已遍地桃园。在阳山镇山支头周纯的家中,至今保存着其祖父周耕生当年使用的“耕生”商标,已有80多年历史。当时,已出现盒装的精品水蜜桃,成为赠送亲友的珍贵礼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阳山地区水蜜桃除供应本地外,独占了上海的鲜桃和加工桃的市场。阳山水蜜桃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畅销沪宁线各大城市,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
2009年,美国《华尔街日报》曾称赞阳山水蜜桃是“世上最美味的桃子”。
2013年1月5日,“阳山”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名单。
2014年5月22日,阳山水蜜桃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4年,阳山水蜜桃投产面积为1067公顷,总产量达2.33万吨,总产值达3.55亿元,均产值24.75万元/公顷;平均纯收入20.25万元/公顷。
2017年,阳山水蜜桃在无锡种植面积达3.2万亩。
目前,阳山水蜜桃已拥有早花露、晖雨露、霞晖系列、雨花露、朝阳、京红、日川、白凤系列、朝晖、湖景系列、白花、阳山大红花、晚湖景、迟园蜜等早、中、晚数十个品种。核心区种植面积2.1万亩,2021年阳山镇水蜜桃产量达1.83万吨,产值近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