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年间(403-1424年),静海种植小枣,已有600余年的历史。1984年,静海被市政府确定为“枣树生产基地县”。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
2004年国家林业局日前公布了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评定结果,经过各地推荐和专家的评审,全国有73个县(市、区)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
2008年静海区枣树种植面积有20多万亩,年产量可达4500多万公斤,产值近两亿元,依靠种枣年收入达到10万元的农民有20多户,小枣种植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2013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静海金丝小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年,静海全区枣树总面积8.8万亩、340.6万株,其中结果面积3.8万亩、132.7万株,年产鲜枣4000万公斤,年产值8000万元。
近年来,静海区委、区政府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加大对林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把经济林建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致富一方百姓的主导产业,按照“南枣、北果、东景、西林”的发展布局,突出区域特色,狠抓经济林建设,每年新增枣树近100万株,其中唐官屯、西翟庄、中旺、陈官屯、蔡公庄、大丰堆等重点乡镇已经成片连方,形成了静海枣树发展的优势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