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产于中国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明朝李时珍所编的《本草纲目》中有“(海参)产自辽东湾的,质地较好”的记载。
《清稗类钞》载:“海参,以奉天(今辽宁省)者为最,色黑多刺,名辽参”。清乾隆年间赵学敏继编的《本草纲目拾遗》有“海参亦出登州海中,与辽东接壤,所产海参亦佳”,而且还有“海参辽产最佳,吴、浙、闽、粤者肥大无味”等论述。此种海参体壁肥厚,肉质细糯,刺多而挺,色泽有黄褐、黑褐、纯白和灰白等多种,有“淡水制”和“海水制”两种,又以淡水货为最佳。清人吴仪洛《本草从新》中说“海参,产辽海者良”,清人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也说“海参出盛京奉天等处者第一,色黑肉糯多刺,名辽参刺参”。北纬39度的北温带,水温低,海参生长年限长,富集的营养物质多。
近年来,大连海参价格不断上涨,知名度不断提升,质量不断提高,与诸多海参企业开始创建品牌、珍视品牌、重视品牌、提升品牌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大连市商标事务所初步统计,从1996年棒棰岛注册为海参商标以来11年间,大连共注册海参商标近百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目前大连海参已经进入北京、上海、深圳、山东、浙江、四川以及东北三省等地。
2017年,大连海参年产量达5万多吨,全产业链产值达200亿元,占中国海参总产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