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海淀地区,栽培杏已有5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卧佛寺面面皆杏花、杏树可十万株,此香山第一圣处也”,至今海淀西山一带仍然有许多野杏树。另据清《帝京岁时纪胜》描述:“杏除香自、八达杏之外,有四道河、海棠红等杏,仁亦甘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准,兴办京师农事试验场,面积1067亩,即有杏树栽植,供试验、改良、推广。民国四年(1915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海淀范围内创建了18处民间果园,其中北安河的玉巴达杏享誉京城。
1990年出版的《北京果树志》记载了北京市海淀区地方包括玉巴达在内的鲜食杏品种8个。
2012年,海淀农科所启动了海淀杏产业提升项目。
2015年,海淀区域杏树种植面积在4000余亩,总产约有160万公斤。
2021年6月4日,北京青年报消息,对海淀玉巴达杏其中的20株进行挂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