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集安市太王乡上解放村从通化葡萄酒厂引入“公酿一号”葡萄种苗,进行试栽培。
1980年,集安市委、市政府结合集安实际,制定了“以林为主,粮参果牧并举,农工商结合,全面发展山区经济”的建设方针,把酿造葡萄确定为果树生产发展重点,规划发展100万株。
1983年,集安市开始规模发展“公酿一号”葡萄。
1984年,在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在集安初步选育出两性花山葡萄新品种“双优”。
1985年,集安市开始大规模发展葡萄产业。
1989年,集安市以“公酿一号”“双优”为主栽品种的酿造葡萄基地规模已达到13900亩,产量近万吨。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葡萄酒市场波动较大,影响了集安市葡萄基地发展,使基地面积由原来13900亩下降到不足1000亩。
1998年,全国葡萄酒市场开始复苏,葡萄酒销量日益增加,各地酒厂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山葡萄原料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这又给集安山葡萄基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于是集安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先后与通化葡萄酒等公司签订了10-15年的产销合同,推动了全市山葡萄产业的发展。基地主要栽培品种为双优、双红、公酿一号等。
2002年,集安市山葡萄面积发展到999公顷,总产量1.07万吨,产值1092万元,带动农户3983户,农民人均增收315元。
2002年,集安市山葡萄面积发展到999公顷,总产量1.07万吨,产值1092万元,带动农户3983户,农民人均增收3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