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位于黄河故道南岸,种植苹果历史悠久,生产方式独特,据《虞城县志》记载,已有60多年的栽培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县苹果园面积已经达到5511亩,苹果产量高达69万公斤。
上世纪90年代末,“虞城苹果”就已形成种植规模,被评为“国家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河南省首家无公害水果标准示范基地县”。
2019年,虞城苹果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中,张集镇、乔集乡被授予“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荣誉称号。
随着电商企业的发展壮大,农民营销渠道持续扩展,虞城县张集镇依托27个苹果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自发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促进红富士苹果、黄桃、“乔藕”等特色农产品“触电”进城,并出现供不应求。因此,该镇分别在农业农村部申报了“虞城苹果”地理性标志,在国家工商总局申报了“乔藕”“虞张苹果”地理标志,让农产品穿上“国”字服装,利用手机将农产品生长情况拍成视频和照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发动本镇网红在“抖音”上宣传张集农产品;该镇领导干部把电商进村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与县商务局对接,将本地农产品进驻虞城县电商产业孵化园,为“虞城苹果”直播带货,培育品牌意识,提高农产品销量,让以前每公斤3元还滞销的红富士苹果,如今通过电商及商超每个卖到10元,平均每天销售100吨以上。
目前,该县水果栽植超过20150公顷,“虞城苹果”已由8500亩增加到20余万亩,形成了张集镇、乔集乡等6个乡镇苹果产业区,年产量达12万吨,产业综合效益突破20亿元,虞城至今已成功举行了7届苹果大赛,吸引了很多经销商前来洽谈合作。虞城苹果因品质优良,被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发达省市,以及俄罗斯、阿联酋和东南亚地区,已发展成为该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农产品特色产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